李倩茹
摘 要: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更加注重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時候,不僅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還要關注如何創新教學形式。當前的教育倡導多元化教學,也就是說除了基本的教學形式之外,還要求教育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就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簡單地說一說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多元化教學。
關鍵詞:初中教育;英語教學;多元化教學;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不僅僅關注學生的語言發展和讀寫能力的提升,更加關注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的發展,也就是說更加側重于如何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英語教師必須要創新教育教學形式,開展多元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建構。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創新和努力。
一、提倡教學形式多元化,展現創新成果
英語學科為一門基本的交流語言,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發現,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熟練地應用,這就決定了教學途徑多元化的必要性,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更加側重于對傳統教育教學活動的創新,改善疲憊性教學活動,力求能夠通過更加多維的創新和完善,為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創建情景式教學的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場景,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不同英語環境,從而通過口語的運用和交流,掌握基本的英語技能和英語語感。注重學生的語言交流情況和完成度,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語言,讓學生將課堂的有效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交流環境,能夠促進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的發展。
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小道具和小表演,以促進課堂環境的真實感和充實感。比如,為了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教師可以將學過的幾個單元聯系起來,湊成一個有內在聯系的對話表演。以七年級階段的英語教材為例,遇到一個陌生的朋友,我們可以詢問:“Where are you from?”然后簡單的寒暄交流過后,陌生朋友想要參觀當地的特色地方,就會詢問:“Wheres the post office?”最后,聊到一些比較志趣相投的話題或者是產生一些小矛盾的時候,就會直接問“Why do you like sth.”等等。通過這樣的串聯,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所學知識組織的能力,讓英語真正能夠在實際的生活
中得以運用和發展,而不是只為了考試的“照本宣科”。
二、做到教學目的的多元化,展示豐富教學成果
英語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用英語、了解英語,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多元化英語教學為我們的教學實踐提供了不同的思路,我們要學會“包裝”自己的課堂,讓學生感受到并不是每一節課都是單純的理論知識,而是具有更豐富的內涵,這樣就能大大地激發起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生成不同的學習體驗。比如,為了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不妨進行一下形式改變,不要單純的只播放我們教學涉及的聽力材料,而是播放一個英語故事,讓學生根據背景音樂和教師給出的圖片,根據聽力材料當中的描述,還原整個故事的情節和故事,并引導學生大膽地說一說,通順地將這個故事講述完整。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還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讓英語教學更具有趣味性,寓教
于樂。
三、培養學習氛圍,尊重學生個體
興趣是學習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樂于學習英語的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互動探討。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能夠積極參與的話題,將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采用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互動談論。比如,教師可以提出“談談自己的寵物朋友”,以此為話題,讓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觀點和想法,用英語進行對話,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或者給學生幾個關鍵詞,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這幾個關鍵詞串聯成為一篇小故事。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互相檢查一下故事當中所運用的語法和詞匯是否正確。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個別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提高整體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糾錯能力。通過注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尊重每個人的想法,綜合考慮學生的語言基礎、學習能力等等,進行合理恰當的分配,讓學習較好的同學帶動學習較弱的同學,這樣不僅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情,也為英語的課堂學習創造了條件。這樣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達到了不同的教學目的,既能夠完成基本的教學要
求,更能夠優化自己的教學課堂,讓學生更為有效地參與其中。
新形勢下的英語教學形成了新的要求和目標,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多元化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優化英語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再提升。可以說,多元化教學的實施從根本上使傳統應試教育走向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學教育觀之路,利于學生的發展,符合時代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曉夢.初中英語多元化教學分析[J].新課程(中),2016(6).
[2]沈亞梅.探索初中英語多元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1).
[3]蔣廷宇.淺析初中英語多元化教學模式[J].讀寫算(教師版),2015(4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