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滿軍
摘 要:地理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學生對它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作為初中地理老師,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了初中地理教學的重點。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興趣;培養
初中地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非常重要,學生可以在學習它的過程中開闊眼界,更深入地認識和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對于學生思維的拓展、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還有學生價值物、世界觀、人生觀的確立都有著關鍵的影響。但是,由于初中地理不納入中考,老師在教學中沒有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對學生學習的要求也不高,導致學生認為地理不重要,跟他們的升學和發展關系不大,對地理學習失去興趣。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設計有趣、有效的導入,增強學生的代入感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采用懸念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聯系生活導入法拉近學生與地理的關系;運用地圖導入法增強學生對空間的認知等。這些導入法,只要老師能恰當運用,對于課堂教學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以聯系生活導入方法來說,既讓學生有熟悉的感覺,又能拉近學生與地理的距離,增加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地理是與我們生活關系緊密的知識體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識內容。如,在給學生講解“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這一節的相關內容時,剛上課的時候我就給學生播放了七八十年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東方之珠》,大部分學生雖然對這首歌比較陌生,但是當他們看著大屏幕的歌詞,再聽著那優美的旋律時,學生的熱情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自然地就會對歌中提到的香江、海港等一些地方名字產生強烈的疑問。老師在播放這首歌曲的時候,再給學生展示一些香港和澳門的景點與生活圖片,就更能產生強烈的代入感。顯然,這就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再加上老師的講解,一定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有效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地理學科本身的特點,大多數學生很難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但我們知道地理知識博大精深,無論知識內容,還是地域空間,都足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興趣。遺憾的是,如果在教學中僅憑教材上的文本知識和一些簡單的插圖,難以給學生展示地理的廣度和深度,更無法讓學生看到山山水水的不同地質地貌。而今有了多媒體,老師就可以在教學中根據內容的需要大膽、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使地理教材中枯燥、單一的知識,通過多媒體的圖片、視頻、聲音等功能的呈現和展示,變得生動、有趣、豐富、形象,易于學生理解,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分析和記憶的能力,增長學生見識,從而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在給學生教學“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完全可以借助多媒體提前搜集、整理好的視頻和圖片資料,讓學生觀看臺灣的風光,幫助學生了解臺灣的風土人情,了解臺灣曾經的歷史故事等,激起學生對接下來學習內容的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豐富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內容,借助拓展外延的知識背景和相關資料,有效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習,保證課堂教學。
三、利用互助合作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發展階段,他們的心性不定,特別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老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組建性格志趣互補、興趣愛好互補、特長能力互補、能力好中差結合的學習互助小組實施課堂教學。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互助學習,使學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形成強烈的互相競爭學習氣氛,并對地理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熱情,促進初中地理教學。例如,在給學生講解“我們臨近的地區和國家”這一章節的主要內容時,在學習關于日本的相關內容前,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圍繞日本的重要成市和四大島嶼、日本工業的主要分布、日本多發火山地震的原因等內容去搜集、整理資料。在準備的過程中,既能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日本,又能在學生的互相合作、相互鼓勵的情況下,產生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還讓學生在整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對日本的國情和山地、丘陵廣布,平原狹小,多港灣的地形特點有一定的認知,對這個國家常發生地震的原因也會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和防震意識等,這對地理教學還是學生地理知識的提高都是一種積極的促進。
其實,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老師在教學中充分結合初中學生的成長、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中運用有趣的導入,合理運用多媒體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就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促進地理教學。
參考文獻:
[1]凌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文教資料,2010(17):146-147.
[2]張香.新課標下初中生地理興趣培養策略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