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做好稅收籌劃工作,是降低各項費用支出、節約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收入的關鍵舉措,對于企業可持續、穩定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企業領導人員和有關部門應重視稅收籌劃工作。下文中,筆者將結合個人參與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經驗,總結現階段國內一些企業在稅收籌劃工作中的問題與情況,提出優化稅收籌劃、科學制定稅收籌劃策略的辦法,以求降低企業的稅收籌劃風險,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希望以此篇論文為同行業者提供學習參考。
關鍵詞:思考;稅收籌劃;企業財務;應納稅額
為了提高企業的利潤收益,應科學規劃稅務申報與稅收繳納等相關工作,獲得稅收項目的抵扣減免等優惠。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符合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與要求,同時遵守了國家經濟政策的指導與調控,維護了國家的稅收利益和稅收制度,是企業作為普通納稅主體自覺遵守法律約束、主動履行法律義務的表現。作為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管理者,應樹立清晰的思想認識,透徹掌握國家稅收法律的條款內容與相應要求,了解國家關于企業稅收管理的政策、文件及各種規定,科學制定稅收繳納、稅收申報等工作方案,避免讓企業承擔違法的風險。
一、企業稅收籌劃工作中的情況與問題
1.稅收籌劃的意識理念不充分
企業稅收籌劃工作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要結合企業的管理經營、生產實踐活動,對其進行分析、以稅收籌劃策略為上述活動提供參照與指導。假如企業管理者、領導人的稅收籌劃意識薄弱、認識不充分,將影響到稅收籌劃的科學性,間接減弱了企業稅收籌劃的效果,或者減少了企業可能獲得的利潤收益。實踐中,由于部分企業管理者的稅收籌劃意識不高,導致稅收籌劃方案的制定出現偏差或者疏漏,產生由主觀盲目性引起的稅收風險。因此,作為企業管理者首先應當提升自身的覺悟認識,堅持科學的稅收籌劃意識理念,指導具體的稅收籌劃工作實踐,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的企業稅收籌劃方案不完善、措施不得當,增加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由于缺乏科學理論和思想作為指導,將錯失獲得稅收優惠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減少了盈利收入。
還有某些企業管理者錯誤地將合法的稅收籌劃等同于漏稅、偷稅,正是由于缺乏基本的企業稅務籌劃意識觀念、專業知識,造成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低效、難以獲得預期成果。
2.企業稅收籌劃的外部環境不成熟
由于現階段國內關于企業稅收籌劃的法律體系尚在補充與完善,稅務部門對企業稅收籌劃的規制、監督機制不健全,對企業稅收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問題;個別稅務機關工作者的職業素養不足、監管意識不強、工作缺乏主動性,對企業的稅務申報與繳納工作監督不嚴、管理不規范,等等,都造成了企業稅務籌劃外部環境的不成熟。由于政府對企業稅收籌劃的政策指導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不涵蓋所有風險因素、變化情況,如果企業自身再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監督的稅收籌劃意識和有效管控手段,將進一步增加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
3.對國家稅務管理政策、法律、其他規定的理解與應用不足
我國制定并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時間較短,實踐中存在一些問題與不完善之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流轉稅法、財產稅法、資源稅,所得稅法等實體稅法和程序稅法的制定、實施、修改、廢止,增加了企業稅收籌劃的復雜性,如果缺乏對相關法律文件、政策規定全面詳細的了解,將造成企業稅收籌劃策略的不完善或者錯誤。因此,企業稅收籌劃的工作人員應在現有基礎上,提升自身職業能力和專業水準。
4.企業稅收籌劃管理機制的缺失
沒有建立全面的稅收籌劃管理內部機制,是導致企業稅收籌劃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企業管理者對稅收籌劃的理論知識了解有限,不能用以指導具體的稅收籌劃工作,也是企業內部稅收籌劃管理機制難以形成的原因。
二、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策略與辦法
1.對稅收所涉及到的各環節進行合理籌劃
首先,必須要確保項目處理工作的合理性,將可以免稅的那部分企業項目做減免稅收的處理,如果企業有新開發項目,則應該將其研發經費納入稅收。其次,選擇適合的計算納稅籌劃的方法,折舊方法和計價方法主要適用于準予將成本項目扣除的納稅籌劃中。折舊方法主要是指根據稅法和會計準則的規定,有加速折舊法和平均年限法這兩種允許企業計提折舊的方法;而計價方法則指的是為了確保能夠提高銷售成本、降低納稅額度,可以計算存貨的期末成本,從而有效的避免了物價波動造成納稅也隨之波動。此外,企業為了達到持有稅或節稅的目的還可以進行固定資產折舊。有的時候企業為了降低納稅所得額可以選擇加速折舊法。
2.規避企業內部稅收籌劃風險的策略
“稅收籌劃工作的完善和制度化對于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和企業納稅經濟、社會效益、杜絕偷稅漏稅現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夠緩解企業納稅人與稅收征管部門之間的緊張關系,還能在無形中提升企業的社會效益,對經濟社會秩序起到調節作用。”因此,采取有效的策略來規避企業內部出現的稅收籌劃風險至關重要。首先,企業領導者與管理層應該對我國的稅法規定進行充分的學習,能夠全面、準確地把握稅收籌劃的內容與實質。其次,企業應該建立專門的稅收籌劃部門,任用與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稅收管理人員,充分做好稅收籌劃工作,實現預警、決策、控制及反饋等,對稅收籌劃方案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做出準確判斷與分析。最后,企業應加強管理,杜絕各種人為造成的錯誤,減少不必要的稅收風險。
3.積極履行納稅義務,完善納稅環境
企業應當科學籌劃稅收的申報工作及繳納工作,主動維護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與法律制度,以企業稅收的足額、按時繳納,維護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為經濟持續發展、國家經濟建設貢獻力量。企業應當主動配合各地稅務管理機構的工作,避免企業之間的不良競爭,共同維護稅收制度,創建良好的市場環境。
4.透徹分析、全面掌握國家關于企業稅收管理的法律及政策規定
現階段,國內為了深化市場經濟改革,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繼續完善并修改現有的稅收管理法律及政策規定,同時制定了企業稅收優惠的政策。為了獲得稅收減免、抵扣等優惠,企業應結合實際情況,透徹研究國家制定的企業稅收地域優惠政策和產業優惠政策,綜合辨析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內容,尋找最佳的企業稅收籌劃方案。作為企業稅收籌劃的管理人員應對國家的各項稅收政策有所了解,結合企業稅收管理的法規內容,辨析稅收政策的目的,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本企業的發展需求與現實條件,既要遵從法律規范的指導,也要確保企業的經濟利益,提出關于稅收籌劃的具體策略措施。從近些年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國家管理政策中增加了對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相關規定,作為企業應對上述政策規定引起重視,鼓勵企業技術與產品的科研創新,從而獲得相關稅收優惠。
三、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應建立在遵守國家法律及政策的基礎上,優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配合,樹立科學的稅收籌劃與管理意識理念,建立全面的企業稅收籌劃管理機制,從實際情況出發,節約成本支出,提升利潤收入。
參考文獻:
[1]陳默.我國中小企業稅收籌劃風險與防范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09).
[2]胡可梅.企業稅收籌劃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8(03).
[3]田華.論企業財務管理中稅收籌劃應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8(06).
[4]王靜.“營改增”后房地產開發企業稅收籌劃風險分析[J].納稅,2018(02).
[5]趙孜.“營改增”背景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企業稅收籌劃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