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瑤
摘要: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是否具有服務意識決定了他們畢業后能否盡快實現角色轉換,能否適應酒店行業發展的需求。本文深入分析酒店專業學生服務意識淡薄的原因,并結合專業教學和校企合作的經驗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校;酒店專業;服務意識培養;校企合作
引言:
酒店業作為一個服務型行業,服務質量是他的生命線。酒店員工的服務水平取決于其服務技能水平,更關鍵的是其是否就有服務意識。服務意識,是酒店員工對工作職責、義務、規范、標準、要求的認識,以及員工在與酒店利益相關的人或企業的交往中所體現的為其提供熱情、周到、主動的服務的欲望和意識。這種欲望和意識應該是發自服務人員的內心,并且可以通過教育培養和訓練形成。
1對酒店專業學生進行服務意識培養的意義
1.1有利于加強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我們要向學生灌輸"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酒店員工的服務意識便是"為人民服務在專業工作中的體現,而這種服務意識與學生今后的工作息息相關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生受過10多年的德育教育,對純粹的理論性德育教育產生了厭倦的心理,而將其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卻可以更好的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1.2有利于促進專業知識的教學
服務意識的培養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服務的內涵,消除服務員地位卑微讓人瞧不起的錯誤想法,從而增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愛,讓學生更有動力地學習本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1.3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就業
酒店專業學生經過培訓成為熟練工并不是一件難事,甚至于有些人沒有經過專業學校的學習,也可以成為一名熟練工,也可以適應工作崗位,就像麥當勞、肯德基,他們的員工都可以是臨時招聘的,第二天就可以上崗,但是要做好很難。只有經過服務意識的培養,才能讓學生在工作崗位中發揮工作熱情,處處以賓客為中心,主動提供優質周到的服務,為酒店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在的酒店缺乏的就是這樣的人才。因此,對酒店專業學生來說,服務意識至關重要,決定著其是否能擁有上崗資格。
2酒店專業學生服務意識缺乏的原因分析
2.1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現在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00后,哪怕是農村學生的物質生活條件也遠遠好于以前,沒有挨過餓受過苦,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更是倍受父母長輩寵愛,適應不了酒店繁重枯燥的工作環境,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不愿去服務他人,在潛意識中認為應該是學校、酒店甚至是社會服務于自己。
2.2社會、家庭教育對酒店專業的偏見
現實生活中,由于社會對服務文化的偏見,不少學生和家長對酒店管理專業的認識存在誤區,覺得酒店行業是伺候人的職業。有些學生報考酒店管理專業是沖著管理來的,一心想從事管理崗位的工作,不屑于從事服務崗位,自然也就忽視了服務意識的提升。
2.3學校教育方式有失偏頗
中職學校對學生的考核偏向于成績考核而非成效考核,導致教師往往很重視專業技能的訓練和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對學生情感、心理及態度等因素的培養,不注意在日常行為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學生也更在意自己的考試成績而不是和人相處的能力、良好的心態、對社會的責任感等。
2.4酒店缺乏對實習生服務意識的教育和引導
酒店自然知道服務意識的重要性,會對員工不遺余力地進行服務意識的灌輸和培訓,可是有的酒店將實習生當臨時工對待,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自然能夠接受到酒店關于服務意識的相關教育和培訓,但問題是學生是有別于正式員工的個體,對服務意識的接受需要酒店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引導,而這對酒店而言無異于是個難題。
3中職飯店專業培養服務意識的途徑與方法
3.1學校強化對服務意識的灌輸
對學生服務意識的陪養應該貫穿在專業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在課程設置上要開設專門的專業理論課和職業技能課,在專業理論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多利用案例教學法,通過講解案例、分析情節,讓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學生也可以采用情景對話、角色扮演等方法,切實地體會到客人的心理。讓學生通過對實際案例的討論與分析來認識服務意識對未來工作以及個人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換位思考,讓他們站在客人的角度思考希望得到怎樣的服務,這樣學生在掌握操作標準的同時也增強了服務意識。
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校內活動機會幫助學生培養服務意識,讓學生參加學校各種活動的服務工作,例如校運動會的服務、來賓接待、食堂服務等,讓學生親身體驗服務和被服務的感受:同時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如為殘疾人、孤寡老人服務;參加本地區會展、慶典服務(博覽會、旅游交易會、首游式等),可以讓學生對服務意識獲得切實的體驗。
3.2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提高學生服務意識
學校應深化和酒店的合作,密切和酒店的聯系,將學生作為共同的培養對象。要讓學生認識到,不僅學校是課堂,酒店也是課堂;不僅學校里有老師的教導,酒店里也有管理人員對自己的教導。學生如果能夠將酒店視為課堂,將酒店管理人員視為老師,這是校企合作最深層次的一種狀態,也更能夠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
3.3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培養服務意識
服務意識是一種觀念,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種工作態度。只有學生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有這樣的服務意識,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和引導,讓學生樂于奉獻、樂于團結,不僅能夠管理好自己,更能夠服務好他人,時刻想著為學校、為企業、為社會謀福利。舉例來說,我們要教育學生不僅不要亂扔垃圾,更要看到垃圾能夠主動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面,這才是真正的服務意識的教育,是積極主動的一種教育,而非被動的作為。
總之,當今酒店行業的的競爭,主要是核心產品的競爭,說到底也就是服務水平的競爭,因此,酒店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酒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低,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的酒店工作人員才能時刻以賓客為中心,提供優質的服務。中職學校酒店專業肩負著對酒店服務人才的培養與訓練的重任,通過對學生服務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專業、熱愛自己的專業、干好自己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