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習近平主席在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昂首奮進的新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更是數字化的時代。企業家的“經濟頭腦”、科學家的“數字地球”,現代人生活工作的“現代化”,種種跡象表明,一個數學化的時代已經展現在眼前。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對人的影響表現為人的數學素養。“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所謂數學素養是通過數學的學習建立起來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素養先從數學閱讀抓起。數學閱讀會激發孩子的學習數學興趣,能汲取智慧、啟迪思考、陶冶情操、培塑人格。
關鍵詞:數字化時代;小組合作學習;數學素養;數學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121-01
對于兒童來說,數學閱讀的內容遠不止讀課本、讀解題過程、讀數學家的故事,而應當包括一切蘊含數學知識、方法、思想和精神的文字、符號、圖畫、表格等。比如數字詩、數學兒歌、數學歌訣、詩歌、漫畫、故事、小說等等。這些生動活潑的數學閱讀引領孩子興高采烈地走進探究的世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用數學的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
1.小組合作學習與數學閱讀相融相伴
小組合作學習使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操作實驗、合作討論奏響了課堂教學的新篇章,同時也默默的為孩子們灑下了數學閱讀的種子。每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老師要布置合作學習的任務,出示合作學習的溫馨小提示,孩子們都要先進行合作前的學“前”閱讀。會找出有價值的數學信息。也會在閱讀中發現問題。然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在教學《角的初步知識》時,在小組合作交流前,要先讓學生仔細閱讀教材,了解角的特點,然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什么是角,生活中哪里有角。孩子們在相互交流閱讀中發現問題:生活中物體表面的角有的是尖尖的,有的頂點是圓的,頂點圓的是不是角呢?可愛的孩子們對此在小組中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加深了對角的理解。最后讓孩子判斷圖形中哪些是角,并說明理由,進一步理解角的內涵和外延,同時通過閱讀把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聯系起來,讓生活數學化,數學生活化,久而久之,在閱讀時,也會抓住關鍵,在小組討論中,多問幾個為什么,思維的深刻性得到鍛煉,數學素養得到培養。如果小組合作學習是孩子數學王國的小舟,那么數學閱讀就是小舟乘風破浪的風帆。
2.數學閱讀使抽象的知識充滿樂趣
剛剛踏進校門的一年級娃娃,在學習數的認識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數學閱讀。我用課件圖文并茂的展示了《過去的人們是怎么數數的呢?》,將人類記數的歷史以兒童喜歡的方式融入,體驗符號背后的文化智慧與創造。學生發現了記數的發展與人類的生活與發展聯系如此緊密,感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當他們再到生活中去尋找數的時候,學生表現出來的那種豐富和多樣性令老師特別興奮特別有成就感。
3.數學閱讀讓孩子在小組學習時激起知識碰撞的火花
在學習循環小數時,我用課件和孩子一起閱讀了《奇妙的數王國》,學生對0.999……=1產生了質疑,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紛紛努力尋找讓自己信服的解釋,每個同學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出的解釋都不是特別準確,下課的鈴聲響了,還沒有研究完,孩子們說課后一定會找到一個最完美的解釋。這種執著的探究問題的精神、素養就是數學教學的成功所在。
4.數學閱讀讓冰冷的數學題目有了熱度
數學語言雖看似簡單,卻隱含了大量信息,任何一個用詞、符號、圖表都有明確的特點和意義,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改動其中任何一句話或顛倒其中任何一個用詞都可能造成整體意思的改變需認真分析、字斟句酌才能正確理解其本意。
數學閱讀是數學解題的前提必要條件,一個人連所給的題目都讀不懂、弄不明白,談解題,那只能是水中之月。在數學課上讓同學們大膽去說解題的思路,說的明白,講的清楚明了,就形成了一種解題能力,這樣數學才會簡單起來。孩子們在學習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遇到了這樣一道難題:學校舉辦足球比賽,規定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四.一班足球隊比賽11場,沒有輸過一場,共得27分。試問該對勝幾場,平幾場?
孩子們讀完題,了解題目大意,感覺太難了;我適機設計了自學提示,孩子們圍繞自學提示的問題再讀,弄清題目中已知關系,然后小組討論,很快就解決了問題。設計問題如下:
(1)該隊共有幾場比賽,有沒有輸?
(2)若假設勝利了x場,則平幾場?
(3)勝利一場得3分,勝利x場得了多少分?
(4)平一場得1分,平局共得多少分?
(5)該隊共得多少分?
(6)你能找到數量關系嗎?相信你能!
(7)嘗試進行列式。
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進行閱讀,清晰明了,在小組交流中問題迎刃而解,他們輕松而愉悅的掌握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數學本身是毫無熱度的,但是經過老師的精心設計,讓冰冷的題目有了溫度。因此在以后的應用題教學中我們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讓他們在閱讀書本的過程中收獲一種成就感,在小組合作中贏得了自豪感。
有位評論家說:“最好的詩是數學”我們是用數學的一些概念、如數字、數量關系或者形體、形狀、相似、相等、不等、互證……這些東西來認識世界的。而且只有在這個特殊的精神世界里,你才感覺到智慧的光芒,感覺到人類智慧中有多少奇妙的激情與創造和發現。我想說在數學這首詩里,最美的是數學閱讀,它讓數學在兒童和老師心中不再是冰冷的、堅硬的,數學變得可親、可愛,是那么豐富而柔軟。兒童徜徉在數學閱讀的世界里,所獲得的不再只是數學的滋養,還有情感的熏陶、文化的潤澤、品格的內化,一切都是那么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