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美
摘 要: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提問不僅可以實現師生雙向互動,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使學生在有效問題的引導下自主探究數學知識,在問題解決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問題設計作為課堂提問的前提,有效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課堂提問效果。對此,在課堂提問之前,教師要立足教學所學和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設計出有效的問題,借此實現有效提問。主要就小學數學有效問題設計進行詳細的說明。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設計;把握難度;指向明確
自古我國教育家就對啟發性的課堂提問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提問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其問題意識。要想實現有效提問,設計出有效的問題是前提。倘若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毫無思考價值,或者對于學生而言具有挑戰性,那么,有效提問自然無法實現。我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一般會遵循以下原則設計有效的數學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一、問題難易適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一定要為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自主思考下獲得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在教師提問的時候,倘若其設計的問題毫無難度,學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自然無法達到思考目的。倘若其設計的問題超過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水平,其在有限的思考時間里也難以有效解決數學問題,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在過難的數學問題面前產生畏難情緒。對此,教師所設計的數學問題既不能過于艱難,也不能過于復雜,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設計出學生“跳一跳”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以“角的認識”這一內容教學為例,我在自制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立足教學所需和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設計出了這樣的問題:首先我引導學生想一想如何畫角。在該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在小組中進行討論。接著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借此給予學生自主思維的機會。在回答該問題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不同,其會有不同的畫法。我立足學生所提出的不同畫法引導其探究哪一位學生的畫法比較合理,并說明理由。在這樣開放性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對不同的畫法進行對比、分析,在對比中探究到有效的方法。在這樣極具引導性的問題設計下,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課堂的主動權,還可以在自主交流中探究到畫角的方法,且有利于其數學思維的發展。
二、問題指向明確
課堂提問活動的開展是以完成教學目標為志向的。對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也需要做到指向明確。只有所設計的問題有著明確的目的,學生才能對其有濃厚的探究興趣,而且在探究過程中才能對某一知識點有深刻的認知。與此同時,具有明確指向的問題還可以為學生的數學思考指明方向,減輕學生的數學思考負擔。以“加減混合運算”這一內容教學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使其在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下自主總結出加減運算順序,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了這樣三道問題:5+3+4=?10-6-2=?5+6-3=?在問題展示下,我引導學生思考:這三個數學算式中有沒有相似之處呢?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學生會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問題進行對比、總結,自主探究出其解題規律。
三、問題適度開放
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發散,需要擺脫教材的限制,立足教學內容,設計出極具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在開放性問題的引導下通過探究、發現掌握有價值的數學知識。與此同時,在開放性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各展所長”,探究出不同的方法,并在思維的碰撞下,實現求異思維的有效發展。以“軸對稱圖形”這一內容教學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向學生呈現了若干個運用三個相同規格的正方形構成的軸對稱圖形,然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拼圖。在拼圖之前,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可以用四個正方形拼出軸對稱圖形嗎?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大部分學生會在動手操作中加以踐行,而且在動手過程中其會想不同的方法來拼出軸對稱圖形,以此實現思維的發散。
四、問題生活化
數學是一門極具抽象性的學科,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v觀傳統的小學數學問題,其大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脫軌,這就使得數學認知能力較差的學生難以對其有深刻的認知。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的時候,同樣需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出極具生活價值的問題,使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的驅使下自主解決問題。而且,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也會意識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為其運用所學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需要創設出有效的問題,使學生在問題解決中自主思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劉丹丹.巧妙進行問題設計 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實效[J].數碼設計,2017,6(10):166.
[2]莊玲陽.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學周刊,2015(3):16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