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 要: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不斷加快,我國越來越多的人才涌向了大城市。這就使得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比較落后,再加上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出現了農村中學學困生這一群體,他們對于學習沒有興趣,甚至可能會擾亂課堂紀律,對于農村教育的整體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農村教育要想得到發展就必須實現農村中學學困生行為習慣的轉化。本文中我們就將針對農村中學學困生行為習慣轉化方法進行深入探析,希望可以找到有效的轉化方法。
關鍵詞:農村中學;學困生;行為習慣;轉化方法
農村中學學困生這一群體是農村教育發展過程中比較大的一個問題,他們與普通學生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行為習慣有較大差別。所以要發展農村教育提升整體教育水平我們應該注意農村中學學困生的轉化,其中行為習慣的轉化是非常關鍵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了解一下農村中學學困生現狀及行為習慣轉化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改善當前農村教育現狀,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一、農村中學學生困生現狀概述
農村中學學困生的存在對于農村教育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農村中學學困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慣是非常不好的,他們通常在課堂上比較調皮搗蛋不能集中注意力融入課堂教學,也會再課堂上不遵守課堂紀律導致課堂氛圍比較亂。當前也有部分學困生不會影響正常課堂教學,但是他們在課堂上不會認真聽講,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這樣的學生存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正常開展教學工作是不太容易的,而且可能會加重教學負擔,影響班級建設等工作。
農村中學學困生的存在在我國是比較普遍的,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我們也針對農村中學學困生出現的原因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農村中學學困生出現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其中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是最為關鍵的,所以要轉化農村中學學困生我們就應該從這個角度出發。
二、農村中學學困生行為習慣轉化的有效方法
(一)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農村中學學困生出現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她們對于學習沒有設定合理的目標,進而導致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動力,學習動機不明確導致他們不懂如何去學習,最終導致學習成績落后。所以教師在學困生行為習慣轉化過程中首先應該做的工作就是提高學困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更有目標地進行學習,進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步增加他們在課堂的參與度,轉變他們的學習動機,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困生的行為習慣現狀一定會有所改善。
(二)開展各類勵志活動,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對于學習效率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學習態度的改善也是學困生行為習慣轉化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內容。但是當前很多學困生的學習態度就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主要源于他們對于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很多學困生認為學習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他們從來都沒有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時候教師就應該注意為學困生講解學習的正確目的是為了提升自我而不是應付升學考試。為了增加說服力也可以應用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名人事跡來做案例分析,從而逐步改善他們的學習態度,進而采用針對化教學使他們在答題過程中獲得滿足感,進而改變對學習的感受,體驗成功,改變學習態度,不斷進步。
(三)制定和規范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實現成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但是很多學困生有很多行為習慣的存在阻礙了他們未來發展潛力和方向,所以要改善學困生現狀我們就要努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是制定合理的班規班律,要求人人做到,尤其是監督學困生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起初每個學困生選派一名監督員,提醒規范和監督學困生的行為,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是樹立榜樣的力量,讓正能量充滿班級,充滿校園。班內行為習慣比較良好的學生,教師應該多加夸獎用“榜樣”力量來規范其他學生,這樣學生會向榜樣看齊,努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再次對于學困生行為習慣轉化有進步的學生也要進行夸獎,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推動他們進一步轉變行為習慣。但是行為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教師應該增加與學困生家庭的聯系,共同監督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四)開展學困生原因調查,定期舉辦心理教育和疏導。學困生存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問題,但是不同學困生所存在卻是不太一樣的,但是總得來說可以分為自卑產生學習壓力以及父母同學外界責罵多對學習失去興趣。這時候教師就要針對不同原因進行對應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導,轉變他們對于學習的態度,最終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
農村中學學困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對于學習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大大影響了農村教育的發展。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教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更多的關心農村學困生的生活,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提高學習動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農村中學學困生將很快轉化成積極向上、自立自強的陽光的少年。
參考文獻:
[1]嚴琴.淺談農村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N].日報,2008年8月27日第6版.
[2]陳兆米.高中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鞋化策略[J].教育導刊, 2013(12):53-55.
[3]強美霞.明暗結合,理解關愛——高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西藏教育,2010(08):64-65.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