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娟
摘 要:基于高中體育教學實踐為論題,通過三個教學方式的實踐探索,旨在對高中體育教學質量做到再提高、再優化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實踐;研究策略
高中學的身體素質逐步下滑,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迫切需要廣大體育教師務實性做好體育教學工作,提高高中生的身體素質。隨著全民運動熱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體育運動來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這也給高中體育帶來新的契機,逐步的擺脫學校或班主任對高中體育課程不重視的管理現狀。筆者,通過體育的實踐研究,希望能夠為一線的教師帶來理論性的教學支持。
一、游戲化教學,提高主動性學習
好的學習氛圍,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性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達到熟練體育技能、鍛煉自身意志的教學功效,促進高中生的增強體質,擁有良好的健康體魄,以此更好的面對高考帶來的學業負擔與心理壓力。其次,創設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能夠起到暫時緩解學生學業壓力的作用,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課堂中,最大化的提高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心態轉變,更好的提高體育教育質量。最后,筆者,在體育課堂的氛圍營造中,從興趣與積極性角度切入,有效應用游戲的特質教法,降低教學內容的嚴肅性,讓學生在樂中學的氛圍中,積極的參與的體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創新力與自主性,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筆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會組織競賽性游戲活動來達到體育課堂氛圍的活躍性,如,仰臥起坐比賽、籃球投籃比賽等。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更好的提高體育活動的參與性。在仰臥起坐比賽中,按住腳的計數,旁邊站立一人計時,以一分鐘為單位,比比誰做的更多;在籃球的投籃比賽中,通過“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分配劃分原則,讓不同小組整體的體育素質水平相等,在不同小組派出三位組員,自由選擇不同位置投籃五次,罰球虛線前投籃得1分,罰球線上投籃2分,在三分線上投籃3分,最后,獎勵投分最高的選手與小組。通過游戲教學法,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與體育興趣的提升,以期有更好精神面貌投入到正式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強學與教的高效。
二、分層次教學,提高共同達標性
高中生的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不同的學生素質都具備不同的差異化,男女之間的身體發展水平更加相差更遠。因此,在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分層式的制定教學目標,針對性的訓練不同學生,讓學生整體性的完成體育教學大綱的要求標準。筆者,通過一定時間段,測試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化,劃分為ABC三個層次,以此更好的兼顧整體性的訓練質量,針對A層次的學生以拓寬個性化的體育項目發展與精進。針對B層次的學生加強基礎性技能的初步掌握,往A層次的水平靠近。針對C層次水平的學生,完成體育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最后,整體性的提高整體性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彎道跑”的體育項目的教學訓練中,在學生做完擴胸運動、弓步壓腿、交叉步和踝關節繞環等熱身運動完畢后,教師講解相關的彎道跑的技巧:外側手臂擺動幅度一定要比內側手臂大,外側手臂一定要往內側擺動,身體要內傾,上半身要保持向前的形態,身體的外腳掌應當內側落地,外側內側腳掌應當外側著地,不能在彎道跑的過程中用盡全力,用90%速度前行,直到沖出彎道之后,在全力沖刺。同時,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一定要示范性的講解,利于學生直觀具體的了解彎道跑的技巧。讓學生注意:在彎道跑步的過程中要適度的根據自我速度的掌握,控制彎道跑步過程產生的向心力,避免自己在跑步的過程中,未掌握身體的協調能力,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然后,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針對A層次讓學生完成200米練習彎道訓練,B層次的學生在練習彎道200米跑,要注重勞逸結合,避免運動負荷過大,C層次的要求積極參與彎道跑的訓練過程中即可。以此,通過分層式的教學方式,達到促進體質水平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效達到整體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基礎需要,培養不同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也對體質差的學生,造成運動過量而產生抵觸心理,也不會運動量多小,降低部分學生的體育需求。
三、樹立體育榜樣,激發學生潛能
我們不能僅僅滿足傳授體育知識,完成體育教學大綱的要求,更加需要體育教師重視立德樹人的目標培養,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育課堂形成拼搏、堅韌、進取的精神塑造,即培養學生終身的運動興趣,也通過榜樣的精神,感化學生,向榜樣看齊。例如,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休息之余,為學生講述關于體育競技的故事。如,在排球訓練課程的休息之余,為學生講述:在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在輸掉一局的精神壓力之下,逆流而上連扳三局,奪得里約奧運會女子排球項目的冠軍;在足球訓練的中場休息之余,為學生講述C羅的故事,即曼聯、皇家馬德里生涯的光輝歷史,C羅在賽場以個人的力量帶領全隊,奪得歐洲冠軍。教師通過不同的競技故事,為學生樹立榜樣的力量,加強體育精神的塑造與形成。
總之,高中體育教學既要鍛煉學生過硬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致使在學業上有更加充沛能量施展拳腳。同時,要滲透培養學生的健康向上、不懈奮斗的體育精神,讓學生以過硬身體素質與良好精神面貌,面對高中的學習及未來社會工作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潘華.新課標下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137-138.
[2]黃斯彬.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體育游戲的整合應用探尋[J]. 當代體育科技,2018,8(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