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項能改進小學數學復習質量、提高復習課效率的科學教學方法,既能激發小學生潛能、培養小學生聯想力,又能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學習熱情,實現高效復習,增強小學生的動手能力、總結分析能力和知識復習能力。文章作者就思維導圖對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應用價值和策略等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復習課效率
一、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
1.改變學習方式
借助思維導圖進行數學復習本質上是一種課堂學習方式的革新,以往的復習課堂總是以教師為主角,單方面灌輸知識,通過思維導圖,則可使小學生由被動接收知識轉為積極主動思考、學習,并且在復習學科知識的同時,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并增強其獨立學習的能力。經過長期訓練,小學生就可以成為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和積極主動性的學習個體。借助思維導圖實現的復習事實上就是對小學生頭腦中儲備的知識進行的一種完成構建,不僅能實現高效學習,而且是一種有著積極意義的思維構建的過程。
2.引導小學生主動梳理、構建所學知識
以往的復習課上,總是教師在滔滔不絕,雖然教師會感到充實,然而這種復習在很大程度上屬于教師一個人對各種知識點的主動復習,積極好學的小學生的收獲往往是滿頁的課堂筆記,其他學習能力或學習態度一般的小學生通常只收獲了其中的只言片語,以致復習課效率很低。引入思維導圖的復習課程雖然也是梳理、構建各種知識點,但它是以復習主題為起點來引導小學生主動回憶與想象的,因此能有效促進小學生積極提取、重構腦中知識點。
3.豐富課堂評價及師生互動模式
長久以來,教師一直都是給予學生單項評價,而且課堂互動模式很單一,引入思維導圖工具的小學數學復習課可以由小學生主動提問、補充和評價,實現授課者與小學生以及小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實際上,聯合思維導圖進行相關知識復習實際上也是對小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自我評價。與授課者單項評價的模式相比,小學生在思維導圖工具引發下進行的自我評價乃至自我認識則更能發現、改正自身的各種不足,真正實現高效學習和高效復習。
4.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解題速度
小學數學復習的核心內容全部都是教師曾講授過的,復習效率的高低關鍵是要看小學生思維是否靈活,是否能直指本質并找到數學問題同已學知識點間隱含的關聯。而發散思維、系統性思維是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思維條件,它能影響到小學生的數學解題速度。但是傳統教學模式嚴重禁錮了小學生的思維,思維導圖式復習不僅能解放小學生思維,使其形成發散及系統性思維,還能使其思維廣度以及深度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使小學生可以從抽象性數學知識儲備中提取直接有效信息快速解題。
二、思維導圖繪制程序
1.確定復習主題
主題既要有突出性,又要有清晰的層次性,可以是關鍵詞,也可以是圖像,其確定步驟為:①整合提煉核心復習內容;②提煉關鍵詞;③構建關鍵詞同核心復習內容間的聯系。
2.繪圖
以復習主題為起點開始向下延伸、發散至相關的子主題,不同分支線配置一個關鍵詞,隨后,連接關鍵詞,從而表明不同關鍵詞所代表的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此處要求圖形清晰,清楚體現復習內容的結構特征,思維導圖可以由小學生繪制,使小學生借此重新審視、整合已學知識點,重現理清知識結構和自我認知機構。
3.提供教師圖
在學生繪制完數學思維導圖之后,授課教師就可向他們展現自己的繪圖,并引導小學生觀察對比兩個繪圖是否漏掉需要復習的數學知識點。
4.課堂交流
教師引導小學生進行復習課堂小組內討論,評比所繪導圖的創意性、知識內容豐富性,隨后,進行師生課上交流,同時引導小學生從多角度交流、思考既定復習主題,通過逐級發散式聯想來發現同上級主題之間有關聯的小學數學復習知識點,繼而構建數學知識聯系,使小學生更好地識記復習的知識點。
5.改圖
讓小學生動筆修改自己手繪的導圖,并細化知識點,隨后審視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中的薄弱部分,重點復習發掘出的薄弱部分,對復習內容重新形成整體性認識。
6.評價
授課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框架問題有針對性地給予評價,并要幫助其解決,體現因材施教的小學基礎學科教學理念。
三、以思維導圖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課實際效率的策略
1.借助思維導圖全面呈現復習內容
在小學數學科目的某一單元的知識學習結束時,絕大多數小學生通常難以整體領會整個單元內容,總是會漏掉知識點。因此,授課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們借助思維導圖來繪制出自己的知識框架,并通過歸納所學知識,反思自己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來修正自己的知識框架,最終使其達到全面性,感受并全面領會知識的整體性。以長方形為例,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對其特點、面積等加以歸納,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區分、識記長方形的知識點,從而解決相關數學問題。在幫助小學生們構建起全面的數學知識體系時,教師應叮囑學生先將最關鍵的數學知識點標注在導圖上,并逐漸細化到同該知識點相關的子主題部分。這一過程在可以助力小學生對某一單元乃至某一學期的數學知識內容實現整體把握的同時,也有助于小學生查缺補漏,繪圖中一旦不能憶起某些知識點,那么這就有可能是小學生數學知識框架的薄弱之處。
2.利用思維導圖調動小學生復習課上的學習熱情
在小學數學日常復習課堂中,授課教師應以此前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點為中心,科學引導小學生進行有序的內容回顧、問題分析和知識總結,從而發掘自己的薄弱環節。除此之外,授課教師還要激發小學生的探索熱情,鼓勵其進一步總結分析,以進一步發現小學數學知識與知識之間隱含的聯系,從而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全面的小學數學知識體系。
3.利用思維導圖建錯題集
小學生學習數學內容時對于某些基礎數學概念或者運算法則等難免出現掌握不牢的情況,數學錯題便是該類問題的真實體現。故此,授課教師在組織小學生復習已學內容時,應努力發揮思維導圖的層次清晰、全面性突出的優勢,整合小學生們最常犯錯的題目建立科學聯系,借此形成錯題集,使學生在后續的學習、復習和做題時能避免再犯相同錯誤。
4.課后完善與復習導圖
經過繪制、對比和修改導圖,針對自己手繪的導圖,學生們已經能夠清晰認識到其中的優、缺點,授課教師此時應利用小學生對導圖的興趣進一步引導學生在課后完善、修整自己繪制的導圖,借此加深對自己的數學知識框架的認識和對所學知識的反思與理解,更好地消化本節復習內容。
四、結語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對于小學數學這一科目的復習效果有著積極作用,它不僅能使小學生直觀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薄弱之處,還能打開小學生的思維想象力,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總結分析能力,使小學生形成系統性思維,優化學習模式,幫助小學生在自己腦中構建起一個整體的數學知識框架和一個清晰明了的錯題集,對其學習、復習以及做題活動進行全面性、針對性甚至前瞻性指導。因此,小學數學授課教師應正確認識思維導圖作為科學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并合理使用。
參考文獻:
[1]端木鈺.小學生數學學習力:一種基于發散性思維的理解與詮釋[J].當代教育科學,2013(16):57-59.
[2]趙佳娜.思維導圖在認知結構建構中應用模式研究——以大學基礎英語實踐課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4(6):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