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重視教育,對核心素養這一理念的研究也逐漸被推向高潮,核心素養也被教育部視為學科教學改革的重點。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指導著課程標準的制定,思想政治學科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具有重要的優勢和價值,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勢在必行。文章對核心素養進行簡要研究,聯系實際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進一步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政治 核心素養 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62-02
“核心素養”是在2014年3月《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意見》中第一次提出,并把它放在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目標、不斷加強課程改革的特殊地位。2015年3月,《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意見》中正式發表,再次指明并進一步明確要加快核心素養體系建設。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正式發布。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融入我國教育改革的靈魂與方向。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發展核心素養,是學生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核心素養的提出,是我們對于人才質量素質的更高要求,更是我國教育改革擔負的重要使命。個體適應社會發展、全面發展、提高生存生活能力、實現終身學習,這些都是核心素養所要實現的。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關鍵是立德樹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是教育關注的根本問題。因此,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進行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二、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高度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不斷學習而逐漸形成的正確價值理念、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得能力與成就的體現;是課程育人價值的具體體現,是國家教育方針在思政學科的細化,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政治認同指引著學生的發展方向,理性精神為學生提供實現目標的方式方法,法治意識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公共參與是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必要行為。與這四個要素相對應,教師要為國家和社會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嚴、有擔當的優秀接班人。
三、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
培養高中學生政治核心素養,我們可以從教材、教師、學生三方面來研究。
(一)關注學科特殊性,把握教材綜合性
思想政治課教材是培養核心素養的一種特別載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版)已經出臺,通過對課程標準的學習,我們看到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線,教材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四個課程模塊,并且設置了“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生活”、“邏輯與思維”三個選擇性必修課程模塊。我們要關注思政學科的特殊屬性,其主要是意識形態的教育,把握必修課程這一基本載體,分析教材不斷培育全體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同時,要對選修課有充分的掌握,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興趣和需要的獨特價值。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價值,讓學生學以致用,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參與社會能力、政治認同感、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識。
(二)提升學科素養,構建活動課堂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要有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接班人的責任。首先,教師應努力提升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從自身做起,為人師表,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樹立新課程理念;其次,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加強職業能力和專業知識,有引領培養學生的能力與實力;第三,要抓住教學的關鍵問題,把握教材綜合性,不斷整合教材,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創設真實的教學情景,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入其中,將時事政治、國內外新聞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提升學生公共參與的能力;第四,構建活動課堂,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講究課堂引領策略,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將具有時代特色的新信息、新聞融入課堂教學,創設生活對話情景,引領學生不斷思考,讓學生實現智慧的碰撞和心靈的接納,對學生進行思維情感的引領。
(三)關注時事新聞,實現思維智慧的融合
在對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培育中,學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主體地位。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提高學習政治的興趣,對感興趣的事才會努力做到最好,所以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很重要;其次,學生要不斷關注時事信息,充分利用網絡等各種渠道獲取時政熱點和國內外大事,對課堂時政學習積極參與,增強自身的主人翁意識,加強自身的政治認同感;第三,學生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觀點充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會用科學的精神分析解決問題,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并且要具備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第四,學生要學會思考,要經常給自己“設疑”,不斷思考創新,為自己答疑解惑,實現思維和智慧的碰撞與融合。
參考文獻:
[1]羅燕芬.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途徑[J].教育導刊,2013,(05):85-87.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S].2017.
作者簡介:
任凌文(1994-),女,漢族,山西呂梁人,吉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專業:學科教學(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