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英
【摘要】生活中有許多與初中化學相關的生活素材,將生活素材引入化學教學中會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聯系更加緊密。筆者僅立足于自身的實踐教學與感悟,以“關注生活經驗,豐富教學資源”“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習興趣”“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綜合素質”這三方面為切入點,圍繞生活素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發表個人的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生活素材 初中化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163-01
細心觀察會發現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化學的影子,同樣化學教學中也涉及到很多的生活現象。將生活素材引入化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現象,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綜合多年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將生活素材應用到化學中具有多種優勢,如豐富教學資源、增強學生興趣、提高綜合素質等。以下筆者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對生活素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詳細的分析與闡述。
一、關注生活經驗,豐富教學資源
生活經驗就是對生活的觀察,在日常的生活中,會有許多與化學相關的現象,初中學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初中學生已經有了一些生活閱歷并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是要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讓他們留意與化學相關的現象,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生活素材大大地豐富了教材內容,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是化學教學活動中寶貴的學習資源。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常見的鹽”這一課時,在教學導入中筆者首先提問學生:“你們在家里有沒有做過飯炒過菜?炒菜時你們都會用哪些調味品呢?”學生最常見的回答就是食鹽,因為如果不放食鹽,菜將食之無味。接著筆者又詢問學生“你們用的鹽是加碘的嗎?如果是為什么要加碘呢?”很多學生都回答是加碘食鹽,但他們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加碘。筆者給學生補充說:“碘是人體必須的營養元素,長期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脖子病)、影響兒童頭腦發育等。使用加碘食鹽是消除碘缺乏癥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方法。”解釋完后筆者又提問學生:“你們知道炒菜應該在什么時候放鹽嗎,為什么呢?”很多學生都說在快出鍋時,但不知道為什么,筆者接著給學生解釋:“因為加碘食鹽中含有氯化鈉和碘酸鉀,碘酸鉀受熱、光照時不穩定容易分解,從而影響人體對碘的攝入,所以炒菜時要等快出鍋再加鹽,且不能長時間地炒。”把生活中學生接觸較多且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引入教學中來,使教學素材更豐富。
二、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習興趣
脫離生活的化學教學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很難對所學的知識有深刻的理解。生活素材引入化學教學,可以使學生的視野不斷開拓,使他們明白生活中許多奇怪的、不能理解的現象都可以通過化學實驗來解釋,充分地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例如,在教學“制取氧氣”這一課時,里面講到了有關磷燃燒的現象,筆者在帶領學生做了磷在空氣中燃燒和磷在氧氣中燃燒這兩個實驗,讓學生總結出在空氣中磷燃燒會產生黃白的的火焰和白煙,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耀眼的白光和白煙。根據這個實驗筆者又給學生講解了民間流傳的“鬼火”現象,在農村陰雨天氣墳地間會出現“鬼火”,這個鬼火其實就是“磷火”,因為人的骨頭里含磷,磷的燃點極低與水或堿作用時會產生磷化氫,它是可以自燃的氣體,重量輕,風一吹就會移動,走路時會帶動它在后面移動,多以被那些膽小或者迷信的人稱為“鬼火”,隨后筆者又給學展示了化學式4P+5O2=2P2O5。用化學來解釋生活中這種奇怪的現象,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興趣。
三、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綜合素質
生活素材可以為化學課堂服務,化學課堂也可以與生活相聯系,二者相互融合。理論聯系實際生活,不僅可以使學生課余生活更加豐富,還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親自去體驗課上所學知識的準確性,感受探索自然的喜悅,發現自然的奧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增強自身的化學綜合素質,為化學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水的凈化”時,講到了用肥皂檢驗硬水和軟水的方法,肥皂溶解,冷卻后成為半透明的液體即為軟水,若冷卻后水面有一層溶解的白沫則為硬水。然后介紹了降低水硬度的方法:蒸餾和煮沸。接著筆者教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講解了硬水洗衣服的危害,讓他們通過課上學習的方法,利用肥皂檢測自己家里的洗衣水是硬水還是軟水,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促進自身的良好發展。
綜合全文來看,在化學教學中應用生活素材具有深遠的教育價值及效益,生活素材既可以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又可以不斷地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走進生活,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以上僅是筆者個人對生活素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一些粗淺的認識與看法,不足之處,還望指正,以促進筆者個人化學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媛.應用生活素材培養創新意識——一節省級化學優質課的形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05-10
[2]呂永秀.巧用生活素材提升化學素養——以《鈉的化合物的性質》教學設計為例[J].生活教育,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