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活潑的課堂氛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上教師除了可以借助語言、態勢語來調動課堂氣氛,還可以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使每一節課充滿活力,既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又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氛圍;教學效率
教師是愉悅課堂氛圍的設計者、調控者,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尤其注重用表揚鼓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以信心和勇氣,形成融洽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消除了膽怯和對教師的依賴心理,便能無拘無束地充分表現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情感,就能大膽地去創新。因此,教師必須努力去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
一、借助媒體
現在學校的裝備越來越先進了,借助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越來越引起教師的重視。運用多媒體能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喚起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多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仿佛觸手可及,能引起學生很大的興趣,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學習便成了一種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低年級學生生活閱歷淺,對所處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課文往往會產生情感感受的障礙,憑借音像是跨越這個障礙的有效途徑。把與文章內容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的音樂和文字兩者結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會起到相互滲透、補充、強化的作用。音樂的形象烘托、渲染了課文內容,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理解課文,陶醉于情感熏染的時空里。
二、角色表演
課堂表演是指根據課文內容通過玩玩演演的形式再現或創造,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把握文章中心。它形式自由、實用性強,是低年級學生最感興趣的一種課堂活動方式。課堂表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兒童積極動腦、大膽想象與創造,在輕松愉快中獲取知識。如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時,當讀到小蝌蚪迎問鯉魚、追問烏龜的段落時,我采取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分小組自編自演,展示“迎”和“追”的動作,在情境中對話。一個同學做解說員,讀課文的說明部分;兩個女同學分別扮鯉魚媽媽和小鯉魚;一個男同學扮烏龜;幾個小個子同學扮一群小蝌蚪。先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組織排練,再讓學生戴上頭飾自我展示匯報。經常課堂表演,給孩子們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他們的心理素質會明顯提高,越來越大膽,越來越會說會演。眾多的對話場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的表情、貼切的語氣,促進并提高了學生的朗讀。
三、巧設導語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有趣的內容、新奇的形式最容易引起兒童的好奇心,進而誘發求知欲。精心設計導語,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兒童分散的注意力和思維集中到新的學習中來。生動有趣的導語,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讓師生情感溝通,為上好課創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如教學《春雨的色彩》時,我以歌曲《春天在哪里》導入新課。教《棉花姑娘》這一課時,我采用實物引入新課。學生沒見過的東西,任你怎樣形容、比喻,他們有時也只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都說:“百聞不如一見。”我出示棉花實物,讓學生觀察棉花的外形,以課件情景為補充,將孩子們的視線引向廣闊的自然界,了解自然,感受棉花的作用大,無形中激發起孩子們喜愛棉花姑娘的情感,為后面進一步體會情感打下基礎。
四、借助繪畫
繪畫是兒童的天性,幼兒園的孩子已經接觸過繪畫,所以小學生都能結合一些生活經驗,用點、線、面表現一些簡單而又能說明問題的圖形來,這種繪畫,不需要學生有多少美術功底,故不必擔心學生畫不出來,學生可以根據課文的文字描述,簡要地畫出內容。這些繪畫不僅有利于學生理清文章的條理、理解文章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兒童豐富的想象和創造能力。如教《四個太陽》,我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太陽,在小組內比一比誰畫得好,并讓學生拿著自己的畫,向全班同學介紹。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同學們紛紛舉手。
五、快樂游戲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游戲是玩耍的最主要形式。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上課應用靈活多變、富有趣味的游戲,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游戲中輕松地學習。我在識字教學中,經常采用“猜認生字”、“送字回家”、“找找朋友”、“郵差送信”、“闖迷宮”等等游戲方法進行教學。“猜謎語”向來受到孩子們的喜愛,“猜謎語”識字也以其幽默風趣、瑯瑯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到孩子們的青睞。如教“盡、園、告、晶”時,我采用了猜認生字的方法。“一尺多一點點。”“外面四角,里面十角。”“一口咬斷牛尾巴。”“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陽都出山。”學生學過的字很快會忘記,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游戲,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有主動識字的意愿,能夠主動識字、快樂識字。學習了合體字后,我把所學的字的偏旁和部首拆開分別寫在卡片上,分發給參賽的學生,讓學生玩找朋友游戲。在《找朋友》的歌聲中,要求參賽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思考、判斷,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就是找到自己的朋友了。找到朋友后,再叫一叫生字寶寶的名字。對獲勝的學生及時給予獎勵,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不僅學習情緒高漲,而且也培養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
教師應順應兒童的天性,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在語文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平等、合作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讓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學習語文,在快樂的語文學習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思維,張揚個性,提高品德修養,培養審美情趣,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