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鳳
【摘要】現階段,農村音樂教學中存在些許問題: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教學方法單一,不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教學策略。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亟待解決。本文從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實際入手,針對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農村小學 音樂教學 策略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224-02
隨著素質教育的迅猛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現代教學理論,不僅要求學生具備過硬的知識能力,還應有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和情趣追求,其中以審美情趣最為重要。音樂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但是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卻并不能完美的發揮其教學功效。但是,農村小學音樂課該怎么上,學生又該如何學。下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簡要談一下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
一、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引入歌唱游戲
目前版本的音樂教材,為了讓學生更快樂、輕松的學音樂,編寫的兒歌大多是簡短、便于表演的曲目。小學生天性好動,喜歡做游戲。因此,筆者在上音樂課的時候,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歌唱游戲,巧妙將唱歌、表演結合在一起。例如,在教學《士兵進行曲》這一曲目時,筆者會引導學生根據曲目,模仿士兵敬禮、齊步走的動作,學生很自然的就進入到了歌曲意境當中,從而激發了學生的音樂興趣;又如,在教學《這是什么》課時內容時,筆者將課前準備的多媒體課件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播放鐘表走動和打鈴的聲音,學生一聽到這些聲音,不由自主地模仿發出了滴滴噠噠……;隨后,筆者引導學生注意聆聽,并且用身邊的工具,跟隨著節奏在桌子上進行拍打,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入到音樂意境當中, 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節奏訓練,也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中的美,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創設教學情境
身邊不少教師反映:現在的學生不愛學習,上課走神、做小動作的現象屢見不鮮。筆者對這些話語并不茍同,學生之所以不愿意進入到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筆者認為:教師不能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符合其心境的教學情境,是無法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的。因此,在音樂教學當中,筆者會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給學生創設一些富有趣味,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捉迷藏》一課內容時,倘若教師一遍又一遍地帶領學生欣賞很難聽懂的樂曲,很快就會讓學生失去興趣。筆者在教學這一課的內容時,先不著急直入正題,而是組織學生進行捉迷藏的游戲,先讓學生高興地玩一陣子,從而讓學生變得興奮起來。雨果曾經說過:“音樂是思維者的聲音”,所以,在教學《捉迷藏》這首鋼琴曲的過程中,筆者會要求學生根據音樂的描繪做游戲,讓學生在感知音樂的過程中,豐富其情感體驗,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趣,也提高了學生表現美的能力。
三、發揮農村的地理優勢
農村小學與城鎮小學相比,雖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但是農村卻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身為一名合格的農村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深度挖掘音樂學科的生活特性,留心觀察周邊的環境,發揮其自然優勢,更好的服務于小學音樂教學。例如,在教唱《故鄉的小路》一節中,為了激發學生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筆者將教學課堂轉移到戶外,帶領學生觀察著各自村口的小路,隨后告訴學生,每年都有從這些路口走出村子的學生、打工仔,很容易勾起學生的共鳴,回想起父母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外出打工等場面,讓學生帶著對故鄉的愛進行學唱,在充滿情感的氛圍中,唱出了對家鄉熱愛的思想感情。
四、農村教師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想要提升音樂教學有效性,關鍵在于教師能否結合時代特性,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教學創新,給教育教學注入新鮮的元素,從而促進音樂教學良性發展。筆者經常利用學校的電子閱覽室,查閱和提升歌唱技巧的方法,并且刻苦訓練;此外,學校經常組織教師去周邊的重點學校進行學習,學習其先進的教學理念,適當給自己充電,補充了自身的短板;此外,學校還經常請一些音樂教育專家到校進行專題講座,撥開云霧見月明,加強音樂理論的學習,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總之,小學音樂是重要的藝術學科,對于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他們的心靈,有著積極的意義。身為一名合格的農村音樂教師,應當扎根于這片土地,讓教育夢想不斷吸收營養,不斷用音樂的魅力去感染學生,帶領學生一起享受音樂之花燦爛盛開的一天。
參考文獻:
[1]晉璟.淺析音樂教學如何提高學生聽覺能力[J].小學教學研究. 2013(29)
[2]熊麗麗.學生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J].教育.2013(27)
[3]游德存.農村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建設構想[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