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紅芹
【摘 要】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體育課堂互動的促進策略。
【關鍵詞】 中學體育;互動;策略
“互動”,是使彼此之間發生作用或變化的過程,也是彼此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鐘啟泉教授認為,互動要調動課堂中的諸要素,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促進良性的交互作用的形成。在體育教學中,師生“共同體”在情景之中共同促進教學的深入、自我的發展,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與能力。互動常以語言并附帶表情、目光、動作等手段,糾正學生的不規范動作,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技能的提升。“講解”是教師互動行為的主要手段,可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表達自己的見解。“指示”是師生的指導與發出的指令,讓學生及時準確地完成動作或糾錯。“提問”指教師向學生詢問內容、技能動作等問題,促進學生的理解把握,教師的提問要適時、難度要適宜,才能刺激學生的反應,促進學生的知識學習。“表揚”是為學生的動作行為點贊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加入表揚,給予學生鼓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理解。學生的言語互動方式有回答、表達、歡呼、口令等,教師要鼓勵他們就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當前中學體育課堂互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師要改變信息單向傳遞的模式,要意識到課堂互動是師生交流的主要手段,讓學生的知識習得、技能提升在互動中得以完成。教師要多運用肯定的、激勵性的話語,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師生互動變得更為主動。
1.課堂互動形式化。師生共同投入課程文本的解讀過程,通過對話、討論、爭辯等方式促進理解的深入。教師要增加互動的頻率,為學生的展示提供充足的空間,通過有意識的提問引發學生思考,或讓位于生,讓學生來做示范或請學生挑錯。但部分教師只注重形式上的“啟發”“鼓勵”,課堂充斥叫好聲,貌似十分活躍,但教師卻忽視了對錯的關注,而盲目陶醉于制造的氛圍中。部分學生湊熱鬧,部分學生遭遇冷落,成為旁觀者,只有少數學生參與互動,這種互動浪費了師生的時間。
2.課堂互動片面性。部分教師對互動缺乏客觀的認識,認為沒有寬松氛圍的營造、多媒體的使用、生活實例的引入、恰當體態語言的運用就不是互動,自己問的多、做的多而學生做的少、練習的少。
3.學生互動機會不均等。教師的互動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忽視了對學生的尊重。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呵護和尊重,要將不同難度的技術動作分配給運動素質不同的學生進行示范。教師要變單項互動為多元互動,為放下“權威”,提高互動的均等性,不能只傾向于技術好的學生參與互動。
二、體育課堂互動行為的促動策略
1.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要從學生的視角解讀課程標準,把握其實質,促進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為教學提供指引,讓師生圍繞目標開展教學活動,組織教學過程,并以此來檢測教學結果。目標結構要合理、目標內容要全面,既有知識性目標、也有操作方面、情感方面的目標,目標之間要有縱橫的聯系,以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如在《立定跳遠》一課教學中,教師擬定三方面的目標,包括:(認知目標)通過練習,讓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身體目標)發展學生的爆發力、柔韌性等身體素質;(情感目標)培養團結協作互動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目標的制定也要有一定的彈性,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靈活變通,要根據學情及時調整目標。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是否能學好知識的內因,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并轉化為相應的能力。但光有學生這個主體還不夠,還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只有將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才能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
2.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托夫勒認為,新時期的文盲就是想要學習卻不知道學習策略的人。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策略,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要教給學生針對不同的任務形成對應的策略,以在學習運動技術時形成不同的學習模式。如在《快速跑》一課教學中,教者講解跑的正確跑姿并示范,提出重點,組織學生進行節奏模仿與跑格子練習,讓學生了解途中跑擺臂與腿快速蹬擺的協調配合。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加速跑、追逐跑50米左右,讓學生掌握跑的節奏,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強度。教師要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問題,或以同一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以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使用最佳方法的能力。教者讓學生分組完成“圖案大比拼”的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興趣,體驗到團結協作的快樂。
3.外在環境的有效支持。要建立科學、規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管理體系,加強課堂教學的質量監控,以課堂為研究陣地,引領教師改進教法,實現“教”向“學”的轉變,使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教師要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善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處理學生的心理障礙,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提升。如在《籃球》一課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后讓學生進行頭上胯下傳球接力游戲,第一位同學拿球,聽到口令后傳球,第一位同學頭上,第二位同學就是胯下,直至最后一位同學抱著球繞“8”字從同學中通過,最先完成的一組獲勝。教師要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實現教學過程中諸方面的優化融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整體素養,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要積極參與體育教師培訓工作,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總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合理編制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榮華.如何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談影響師生互動的幾點因素[J].課改縱橫,2006(9).
[2]朱桂琴.談教師素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1(8).
[3]李健.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理論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
[4]吳忠舜.體育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策略的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