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愛玲
摘 要:分層教學是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不同基礎、認知水平,制訂出多層次的教學目標與方案,科學引用新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全體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對此,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科學運用,不僅能夠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科學、全面的培養指導,也能夠促進語文教學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因此,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成果,其教師應從不同層面來加強對分層教學的研究分析。
一、教師課堂教學作用的重要性
在課堂的學習與教學中,教師要將自己的作用發揮到實處。尤其是在課前的準備工作中,教師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不僅要對所講述的教材內容十分的了解,還能做到分層教學、分層實踐、分層作業等,將自己的課堂計劃得有條理、有層次,讓自己課堂中的教與學有效結合。同時,將分層教學的概念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幫助他們降低整體的學習難度。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管是課前還是課中,都要積極地給予自己合理的定位,將自己在教學中所產生的重要作用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那么教師所起到的這個重要作用,是安排整個課堂的最有效的一條主線。學生的學與思都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所帶來的產物。教師要想到不同的學生所進行的不同層次的教學,更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所實現的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制訂多層次教學目標
通過制訂層次性的教學目標,可以將其評價標尺的功能、導向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基于對學生差異性客觀存在的考慮,應整合現有資源條件,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多學的契機,進一步培養、拓展其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比如,教師在講解《桃花源記》這篇文章時,就制訂了以下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一是,美讀、誦讀,對于陶淵明相關的常識做出深入了解;二是,將文章的敘事線索理清,對作者曲折回環、引人入勝的寫作手法做出深入探究;三是,從不同層面來理解、把握作者通過對“世外桃源”的描寫,來呈現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與思想情感的寄托。第一個目標的制訂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在誦讀過程中,進行文言實詞、虛詞以及古今異義等文言文知識的學習積累;第二個具有一定難度的目標是面對中優層次的學生來制訂的,從不同層面來賞析文章寫作手法;第三個目標主要面向的是班級中的佼佼者,基于不同角度來實現對人物情感的準確把握[1]。
三、注重教學內容的層次劃分
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注重層次性。比如,教師在講解《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時,對于后進生,只要可以理解“阿長”是一個雖然不幸但仍希望可以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心地善良,雖然沒有文化卻一直熱心幫助孩子解決各類疑難;對于中等生,要充分認識到作者對阿長的那種同情、懷念;而優等生則要加強對回憶性散文雙重眼光的深刻領悟,對本文的實際意義做出深入分析,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以此來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2]。
四、完善語文課堂的分層施教
分層施教是分層教學的核心所在,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與不斷完善。具體施教中應遵循的原則是:首先,面向全體學生講解的時間應控制在半節課以內,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以及課堂多邊交流上給予更多時間,以此來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形勢與授課環節。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認真觀察每位學生各個環節的學習發展情況,以及各個層面學生在思維上的拓展與遞進。尤其是對于班級中的后進生來講,應結合其不同階段的認知特點與需求來給予針對性的教育指導,以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升。最后,要始終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在實施授課中,教師要時刻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從最低點起步,結合具體情況來給予不斷的適度延伸,以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完成自身學習目標之后,還能夠有所突破和拓展。另外,課堂討論的各類問題以及自主學習內容也要給予分層設計,真正做到“分合”有序。積極鼓勵后進生多回答一些基礎性問題,而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則要讓優秀生去思考探究,進而促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語文學習的效果。
五、通過課堂分層教學活動激發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中小學語文的學習進程中,教師要將課堂的學習活動準備得生動有意義,不僅可以很積極地將課堂的氛圍環境帶入到正面的軌道上,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都能體會到活動的意義。教師在分層教學的實施中要合理地將分組的學習活動方式帶入到學生中來,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來完成的分組是很關鍵的,在不同的小組中都涉及學習不同情況的學生,是相對公平的。這對于不同學生的發揮作用是很好的展示機會。那么,教師要用共同的目標來達成一致的要求,再將不同的目標分派到各個小組中去,通過對小組的任務送達,使得小組內的成員形成一個團結的整體,在實現教師所分派的任務過程中,小組間有效的共同努力是很重要的。最后,在這些小組完成的情況下,教師要進行分層式的教學評價,給予學生正面的積極鼓勵,并將期望更進一步地提出,盼望學生更進一步的提高。
綜上所述,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分層教學的科學引用,不論是對授課環節與成果的進一步優化,還是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以及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應給予足夠重視,不斷加強其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姜水麗.農村初中語文分層作業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張建芹.語文教學當為學生“量體裁衣”: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分層模式的效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3):15-16.
[3]安愛萍.分層教學法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實踐[J].文理導航(下旬),2016(10).
[4]劉芳.分層教學,兼顧全體:分層教學在中小學語文課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上),2017(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