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具是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事物的具體表達、教師的引導講解、教具的豐富多樣、信息技術的使用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幾個方面探討了直觀教具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方法,旨在為數學教師提供理論性的參考建議,提高數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直觀教具;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教材、教師和教具是課堂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直觀教具有助于構建抽象思維,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具可以使抽象轉化為具象,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制作教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如何利用直觀教具輔助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師目前應該探討的重要內容。
一、直觀教學與直觀教具的概念
小學數學要求教師在課程設計階段要結合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要讓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再應用到生活中,形成良性循環。直觀教學屬于現階段小學數學常見的教學模式,其目的是強化抽象思維,與小學生的認知條件相吻合。而直觀教具的制作要滿足直觀教學的需求,能夠將數學抽象概念表達清晰。
直觀教具分為實物、模型、圖表和新媒體等,實物是指可以將客觀事物具體呈現的替代品,一般來源于生活,能夠給學生留下直觀的印象;模型是仿照教學知識制作的物件,具有相似度高的特點;圖表包括圖片、照片等,主要是對理論文字的表達與呈現;新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屬于直觀教具中的一種,以多媒體課件為主,通過文字、圖片、音頻及視頻生動地展現教學內容,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直觀教具的應用方法
(一)事物的具體表達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而數學知識又過于抽象化,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直觀教具的選用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設計教具。例如在學習長方形這一課時,主要教學目的是掌握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僅僅依賴于教材講解效果不明顯,教師可以剪一個長方形紙板,周圍要用鐵絲纏繞,在課堂上借助模型展開研究,提出問題:長方形的周長在哪里?面積又在哪里?找學生指出模型上周長和面積的位置,拉伸鐵絲,讓學生對周長有直觀化的理解。這個過程可以為后續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做鋪墊,還能減少傳統教學課堂理論導入所浪費的時間,學生很容易被模型所吸引,學習自然事半功倍[1]。
(二)教師的引導講解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教師仍要發揮引導和評價的作用,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觀察教具到發現知識再到理解知識,才能實現感性和理性的結合。例如針對北師大版六年級教材中“圓柱體的表面積”這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準備一些橡皮泥揉成大小適中的圓柱體,讓學生觀察手中的圓柱體并指出表面積在哪里,孩子們通過視覺和觸覺可以判斷出圓柱體的表面積指的是側面積和兩個底面積的和,再讓學生橫切圓柱體,保證切割線與底面平行,讓學生對比上下底面積的大小并觀察底面積屬于什么圖形。使用直觀教具可以使課堂更為優質高效,轉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而教師只需要簡單的引導就可以達到教學目的,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實踐能力都有實際意義。
(三)教具的豐富多樣
教師在選擇教具時既要滿足教學需求,又要迎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當中,達到構建數學概念體系的目的。例如,“圖形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其中涉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多種圖形,而以往的紙板教具過于單一,缺少新意,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尋找教學工具,撲克牌、鏡子、魔方等都可以作為演示教具,還可以選擇蘿卜切割成所需要的圖形,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具很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活躍學生的抽象思維,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2]。
(四)信息技術的使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枯燥乏味,小學生又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在課堂上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現代化技術的發展給教學領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充分調動了小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求知欲,抓住了學生的眼球,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例如針對加減乘除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為了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可以在制作時加入一些動畫效果,配合音效和文字滲透知識,還可以加入一些數字運算的小游戲,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玩中收獲到知識。
(五)實踐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制作教具,這樣一來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使他們在制作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為課堂的學習奠定基礎,還可以在課堂結束后布置制作學具的作業,材料可以是紙板、橡皮泥,也可以是生活中常見可用的物品,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制作一些有關所學圖形的小發明,比如三角形穩定性強,學生可以掌握這一特性制作有趣的數學小模型,使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檢驗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離不開直觀教具的使用,教師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特點,制作豐富多樣的教具,滿足數學課堂的教學需求,并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具的制作和使用中,為數學思維的構建奠定基礎。教具的選用既要具體形象,又要能將教學知識點表達清晰,教師要養成使用直觀教具的習慣,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延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傳統教具與現代多媒體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7):48-49.
[2]孫延霞.直觀教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53-54.
作者簡介:楊榮,1978年出生,女,安徽淮南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