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嬋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領導者和組織者,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我管理能力,是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溝通協調的重要樞紐,在初中學生教育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批評技巧
一、前言
眾所周知,班主任最主要的目標是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班主任主要起到引導和示范的作用。初中教育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從小學步入初中,所接觸的教學環境和各方面的要求是全新的,因此他們最初處于完全手足無措的狀態,而初中班主任是他們的重要引路人。針對初中生,不僅要求其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而且需要正確梳理他們的心理問題,進行平等溝通交流。此時班主任的身份應該是一個向導和解謎者。因此,初中班主任創設特色的班級管理模式之后,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社會生活習慣,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主要圍繞初中班主任如何創建有效班級管理模式做簡要分析。
二、樹立正確的班級管理理念
(一)合理設置班級干部,細分班級任務
作為初中班主任,除了完成本學科的教學任務,有效管理好整個班集體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對班級的引路人而言,最直接的是要營造一種上進和諧的班級氛圍,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校紀校規。同時,要加強班級內部管理和建設,要對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做到關愛,尤其是對一些學習成績差或生活習慣欠佳的學生更加關注,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關愛。除了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還需要組建一個班干部團隊,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協助班主任有效管理好班級。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最主要的是要落實好班干部管理制度。
1.組建強而有力的班干部團體。班主任所選擇的每個班干部除自身作判斷外,最好將個人自薦和班級民主選舉相結合,要求每個班干部有很強的班級榮譽感和責任心。一旦確定好班干部隊伍,首先要召開會議。會議內容必須落實每個班干部實際的崗位職責和班級管理內容。然后提出對班干部團隊的要求,明確他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既是管理者,又是參與者,各班干部之間要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更應相互監督,以身作則,以片面帶動全面,增加班級的管理力度和凝聚力。
其次,幫班干部樹立威信。班主任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班級中,這時班干部對班級的管理尤為重要,而幫班干部確立威信非常重要。當班干部的威信確立后,班主任只要當好班級的引領者就行了。
再次,處理問題學生要注意技巧。當某些學生做出一些違反班規或校紀的事情時,班干部要及時向班主任匯報。這樣,班主任就能夠及時了解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然后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一定要透徹,不要讓學生對班干部心生怨恨,否則以后班干部辦事就會畏首畏尾。而對于班干部,更應嚴格要求,他們犯錯也要做到一視同仁。班主任需要做到的是教育為主,懲罰為輔,這樣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級。
2.設定班級目標。一般來說,沒有目標的班級就像一盤散沙,缺乏凝聚力。班主任需要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班級目標,以系統地管理班級工作。在確認了班級目標后,要引導學生實現短期或長期的班級目標,從而實現班級的共同進步。例如基本上每次考試之后都會排名,對成績特別優秀或進步大的學生要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對成績欠佳的學生要更多地關心和鼓勵,與他們一起找失利的原因,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低谷,確立信心。對于一些特殊學生,如愛玩網絡游戲,上課睡覺,課堂紀律差,或作業難以完成的學生,則要及時聯系家長,了解學生家庭教育情況。因為這部分學生有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現問題,這個時候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配合進行齊抓共管尤為重要。
3.落實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制度。構建班級管理制度是保證班級管理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之前的一些班級管理制度往往局限于約束學生思想,規范學生行為,無法發揮出誘導學生思想,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共同發展的影響力。因此,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制度制定過程中,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先制定一定的班級要求,如課堂、作業、值日、文明行為等要求和獎罰情況等,再發到學生手上,由全班學生討論(其中包括新增、修改等等)。這樣讓學生積極參加到班規的制定中,有助于增強他們對班級和班規的認同感,對于開展班級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值得注意的是,班規一旦全體通過,就要按規定進行獎罰。
4.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能有效地發揮出學生的個性特點。以目前的教育環境來說,現階段的初中班主任需要樹立民主理念,與學生平等相處。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放低自己的身份,給學生提供一個平等交流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主動提出意見或想法,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班主任要更多地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真正讀懂學生的心理。班主任必須學會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感受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緒,及時向學生提供幫助與支持。班主任要做到的不僅僅是分享學生的成功或喜悅,更多的是要分享一些挫折與失敗,以引導學生不卑不亢,勇于承擔責任。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還需要構建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例如某學生遇到情感困惑時,教師可以進行單獨教育,運用理論知識,結合一些現實案例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正解決學生的困惑。此外,針對這一話題,準備一些素材,進行專題教育,從而進一步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實現有效的班級管理[1]。
三、研究出符合班級管理的批評技巧
第一,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想在班級中樹立一定的威信,就必須要堅持個人原則底線,并且要有科學合理的批評技巧。在統領整個班時,首先要讓學生知道你的原則底線,哪些“紅燈”是不可以闖的。處理學生問題時,需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尤其在批評學生之前,不要急于把自己的道理灌輸給學生,應該先讓學生說清楚情況,教師只需要聽,并整理好事情的始末,再對癥下藥,這樣才有實效性。在批評時,應根據批評對象的不同情況采用不一樣的批評方法。例如:面對自尊心較強的學生,班主任需要采用溫和的批評方法,講究的是細膩溫和的說話方式;針對那些自我意識強的學生,班主任在批評和教育過程中應該用商量口吻;而針對那些平時遵守紀律,第一次犯錯誤或無意犯錯的學生,班主任需要低調處理,寬容對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教無類。總之,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目的都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不足,以后不要重犯或小犯。
第二,批評的環境與批評的效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同樣的事件或問題,由于批評的環境存在差異,效果也不相同。一般來說,情況惡劣、影響深遠的事件,例如考試作弊、打架斗毆等行為,需要在課堂上公開嚴肅批評,以避免事態惡化。同時,需要直接點名批評有這種行為趨向的學生,以規避一些問題。對于一些影響不是很大的事情,班主任可以采取私下處理的方式,不僅能夠及時糾正這些學生的錯誤行為,而且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從而實現雙贏的效果[2]。
四、構建學校、班級、家庭有效統一的平臺
(一)定期召開家長會,鼓勵家長主動參與管理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學生教育將不僅僅是班主任的工作,更是與家長息息相關。班主任和家長只能了解學生在既定范圍內的表現。班主任在與家長及時溝通之后,可以準確地了解學生在家庭的情況,做到對學生知根知底。因此,班主任可以安排家長會,讓家長主動參與管理,邀請家長到學校與教師討論互動,以做到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信息互通,從而便于班主任準確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也可以在家長會上正確引導家長,鼓勵家長參與到學生教育中去,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充分運用班級微信群
班主任建立一個班級微信群,需要有相應的管理標準和要求。例如班主任在創建好微信群后,可以主動邀請各任課教師和輔導教師入群,給教師和家長提供一個方便溝通交流的平臺。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微信群安排一些學習任務,而且可以轉發一些教育資料,為家長提供一些經驗。當然,班級微信群還可以突出學生的優勢,家長可以把學生的一些近況發至群里。班主任要科學合理地管理班級微信群,充分發揮管理者的作用,為開展家庭教育,提升家長素質提供一個優質平臺,從而進一步拉近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實現有效的班級管理[3]。
五、結語
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漫長而又復雜的工作,工作內容不僅僅涉及教學問題,而且牽涉到學生的生活。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創建有效的班級管理模式,成為班級的引路者。同時,班主任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充實自己,把學校、班級、家庭有效地聯系起來,以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芹.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34-35.
[2]李建群.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思考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184-185.
[3]馮傳俠.新形勢下提高初中班級管理質量的措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