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歡歡
摘要: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將游戲的教學形式融入其中,一方面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致,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若在游戲中添加音樂性教學元素,在進行游戲的同時教師能夠真實感受學生內心真實想法。通過分析音樂游戲的作用以及開展音樂游戲教學的目的,探索如何將音樂游戲應用于農村小學教學中,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性的教學意見。
關鍵詞:音樂游戲;農村小學;實踐
就音樂游戲而言,其與其他游戲類型相比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所謂音樂游戲就是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在學習中體會音樂的美好,同時通過游戲還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接觸音樂,喜歡上音樂,為自身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一、音樂游戲的作用
1.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現代教學理念中,學生應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因此,將音樂游戲融人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是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以及音樂游戲的規則,每個學生都具有天生的游戲能力,因此教師在其中只能作為規定音樂游戲的配角,將其中的游戲規則以及人物等明確告知學生,將學生作為游戲中的主角以及選擇者。教師也不能代替學生進行音樂游戲的學習和玩耍,因為學生需要從音樂游戲中解決日常基本知識的學習以及解答問題,這樣才能夠有效使學生通過音樂游戲學到教學知識。
2.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在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氣氛之外,還需要注意對學生的創新培養。通過音樂游戲,不但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中來,還要讓學生針對所學參與教學游戲設計。例如在音樂課堂中傳授學生基礎性的音樂知識“do,re,mi,fa,so,la,xi”這七個音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屬于這七個音符的動作,然后在班級中選擇七個學生對應七個音符,讓他們根據譜子做出相應的動作。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進行音樂旋律的改編和創作,在進行創作過程中,總會有幾個與其他同學無法相處或者其他情況的同學,教師可以讓他們在進行編創動作時,對其進行分組,讓學生之間以互助的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意識,更好促進小學生未來的成長。
3.提升教學質量,優化游戲教學設計
在進行音樂游戲設計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忽略學生的視角,站在成人的角度來進行音樂游戲的編創。基于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游戲的編創時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思想,站在學生的角度編創出適合他們的音樂游戲。另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例如他們喜歡的各種動畫人物、動漫等,將其引入音樂游戲中,使學生通過音樂游戲有一定的親切感,從而增加音樂游戲的趣味性。但注意在音樂游戲中考慮教學手段,因為在實際教學中,音樂在其中起到的是輔助性教學作用,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在選取具有音樂意義的題材進行教學時,讓學生通過游戲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培養學生全面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小學低年級教學中音樂游戲開展的目的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音樂中的不同動作,在伴奏下有規律地進行與教學相關動作,這樣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開發智力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到音樂的各種美,利用律動的方式讓學生接受音樂教育,例如教師在上課鈴聲響起來的時候,讓學生通過鈴聲的律動來走進教室,這樣就會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利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拍手、跑步等方式來培養自身對音樂的節奏感,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中,集中學習注意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2.通過游戲掌握知識
對于學生來說,游戲是人生來就有的一種能力,而將游戲以音樂的形式進行規范化,讓學生通過音樂游戲而產生學習興趣,從而掌握教學所學知識內容。
3.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在現代新的教學理念下,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通過音樂游戲的形式培養學生。例如,學生能夠通過音樂游戲的啟發創新和改編新的音樂,通過游戲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一種自發的情況下提升自身的音樂潛能,學會創新和改編音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在學會教學中要求的內容后,就會有很強的成就感,這時候教師應該適當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原有的歌詞上進行創新,用自身的想法或動作來表達所學的知識。有些教學所學歌曲比較簡單,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歌詞中所描繪的情景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進行音樂動作等編創,更好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創造能力。
三、農村小學低年級教學實踐中音樂游戲開展策略
1.訓練類游戲的應用
(1)節奏訓練
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和想象,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判斷聲音的長短,例如汽車汽笛聲與喇叭聲相比,學生會回答前者聲音長,后者聲音短,再例如貓狗的叫聲相比,學生會說貓叫聲音比狗叫聲音長,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聲音的長短有一個理解性的認識。其次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利用不同音樂節拍,發出不同的腳步聲音,讓學生通過其他形式表現出來,例如敲擊東西、拍手等將教師的腳步聲音模仿出來,這樣就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從開始的理解聲音向動作方面過渡學習。
(2)音高訓練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高屬于教學中一個基本教學領域,一般情況下,讓學生對音高有基本認知時采用練耳的方式進行教學,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培養對音樂的聽辨以及記憶能力,進而豐富學生對聽覺能力、樂譜的理解以及對音響效果的想象力。在現代教學中,傳統模式練耳學習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小學生的學習模式。基于此,通過將音樂游戲引入其中,進而鍛煉學生對音高的辨識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素養,例如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將不同的音階比喻成不同的動物活動,把小跳音階比喻成兔子在活蹦亂跳,大跳音階比喻成猴子在翻跟頭,通過這樣的比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兩者在音階上的差異,為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教師可以利用鋼琴彈奏出不同的音階,讓學生從中分辨,這樣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素養。
(3)模仿訓練
就現代小學音樂教學課本而言,其中大多教學內容都是讓學生欣賞不同的音樂類型,目的是借助音樂的形式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其中不乏大自然、動物等等音樂歌唱。通過這些教學內容讓學生針對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認識,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教學基本知識內容,因此在培養學生對聲音的不同感知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訓練,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例如小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中《小小雨點》這一部分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清唱歌曲內容,教師在教學中用不同的速度、音區彈奏本歌曲旋律,然后讓學生根據歌曲彈奏后講一講自己的想法,然后模仿教師在本首歌曲中不同的節奏,這時候有些學生就會直接模仿起來,這樣不但活躍了教學氣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其中,同時學生還通過訓練來提升自身的模仿音樂能力。
2.戶外類游戲的應用
由于新課改的提出,要求所有學科教師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創新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教學,在這樣的教學要求的形勢下,音樂教師可通過開展戶外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材中《小螞蟻搬米粒》,教師可以找一位學生來搬沙袋,再找一群學生幫助這個學生搬沙袋,然后讓這位學生來說說看,有什么變化,包括動作,聲音等等。要求學生根據音樂節奏開始進行游戲,展現歌曲中所表達的內涵,這樣通過戶外游戲,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樂趣,逐漸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表演類游戲的應用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不同的音樂都有其不同的主題以及想要表達的內涵,對于小學生而言,很少能夠真正體會到音樂中的創作背景以及歌曲想要表達的深層含義。這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運用表演類的游戲進行教學,通過表演來配合音樂節奏中旋律起伏,為學生創設合理的音樂表演情景。若直接讓學生通過音樂來了解歌曲中所表達的背景和含義,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將表演類游戲融人其中,學生就會自覺地變成音樂中的主題人物,將自身融入其中來了解音樂想要表達的含義,而音樂游戲也是根據其中情節表現比較強的特征來進行表演游戲。例如蘇教版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材中《旅行之歌》,在教學中,學生跟隨音樂節奏來搖晃身體,感受旅行時的快樂,然后教師在實際情景中設置與教學有關的音符障礙,讓學生根據音符來說出名稱,一邊根據音符的特征進行旅行表演,一邊清唱這首歌曲,最后將歌曲中的歌詞以故事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強記憶,通過表演,調動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通過表演愛上音樂學習。
4.實踐類游戲的應用
在當前教學模式下,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而教師的責任就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學指導。因此在開展實踐類音樂游戲時,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以及足夠的學習時間,讓學生能夠充分展示進行自主學習后的學習成果,利用音樂游戲來滿足學生的學習以及成長中不同的需求。例如蘇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材中《問好歌》和《放學歌》,首先教師先對學生進行示范演唱,配合相關的教學動作進行學習,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步人小學學習課堂,教師通過這樣的歌曲進行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白最基本的道德觀,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有更好的表現。
綜上所述,音樂游戲教學作為現代教學模式中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教師要將游戲和教學兩者之間的關系協調好,才能夠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對于農村而言,條件比不上城市教學條件,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進行實際處理,從而實現游戲與教學之間共同協調發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