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文麗
摘要: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師通過采用此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學習遣詞造句,針對性地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其寫作素養的提升。結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針對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展開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層遞式教學模式;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開展寫作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構思能力,對于其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課改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也在不斷改善現有教學模式,著力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層遞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充分結合小學生思維規律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夠針對他們的認知特點和興趣特征,構建高效的作文課堂,提升他們的寫作訓練效率,達到提高其寫作能力的目的。
一、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層遞式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真正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針對性教學措施,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是對傳統作文教學模式創新,能夠將寫作知識逐層傳授給學生,有效解決了“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弊端,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同時,層遞式教學模式強調在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前提下,強化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從而使得整個作文教學更加系統化,教學活動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文教學內容比較零散,缺乏一定的規劃性
教師通過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內容與學生理解力和接受力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因此,教師應增強對教學內容的規劃性,在教學設計中對所講內容進行詳細的規劃,這樣學生就能夠理清教師的思路,跟上教師的節奏,便于他們習得真知。但是,從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往往不是很重視作文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規范性和合理性。而且教師依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主人公地位難以體現,那么其寫作熱情也會大大降低,長此以往,影響他們寫作水平的提升。這樣一種現象既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又不符合新課改教學要求,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了阻礙。
(二)作文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缺乏一定的導向性
層遞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影響層遞式教學模式在作文教學中滲透的重要因素。不同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習慣和教學特點,也會根據各自的教學需要選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但是不管教師采用哪一種教學模式,其最終目的都是促進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從目前教學現狀來看,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目標不夠明確,缺乏對教學活動的導向性,不利于層遞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寫作目標的不明確就會使整合作文教學活動缺乏目的性和針對性,這樣會導致教學過程不嚴謹、教學方式不優化的后果,教師只是抱著隨意的態度授課,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只是按照教學大綱生搬硬套,沒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因此,這也使得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受到諸多阻礙,影響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的具體措施
(一)合理規劃作文教學內容
層遞式教學模式要想充分發揮其教學價值,小學語文教師就應合理規劃作文教學內容,作出科學的教學規劃。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升作文教學質量,就應該在整體分析作文教學計劃的基礎上規劃好作文教學內容,這樣能夠體現教學的聯系性,學生對寫作知識的掌握也更加系統化,在寫作的過程中,他們的寫作思路也會更加清晰。要想合理規劃作文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特點認真考察,由于小學生心智發展不是很成熟,我們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思維去硬性要求他們,而是結合他們的思維特點減少他們的寫作壓力,建立其對寫作的興趣。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教師的作文教學計劃常常與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相背離,只是一味追趕教學進度,忽略了學生個體之前的差異性。因此,合理的作文教學內容需要教師考慮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并在此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學生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此外,作文教學也是知識與情感的融合,教師在開展層遞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也應調動學生的情感基礎,要求他們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為層遞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學生天性比較愛玩,活潑好動,缺乏定力,在課堂上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分散。這也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著重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培養他們對寫作濃厚的興趣之后,才能在層遞式教學模式中激發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具體來講,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優秀的作文范本音頻資料,讓學生體會優秀文章的魅力所在,建立他們對文字語言的情感。另外,教師也可以在課下搜集一些名人名言在主題班會上與學生進行探究,分析這些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不僅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精神品質。
例如,筆者在執教的過程中,曾經指導過學生寫一篇關于節日的作文,筆者為學生講述淮南地區的豆腐文化節,很多學生都感到非常稀奇,竟然還有豆腐節。筆者為學生閱讀了范本,并對這個節日的習俗和慶祝方式進行講述,講完之后,讓學生總結豆腐節中的趣事。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也會梳理范文的描寫內容、描寫手法、遣詞造句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和思路,他們的寫作方向也會更加明確,進而進行寫作也會容易很多,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寫作效率。再如,筆者運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帶領學生分析這首詩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寫一篇以“友情”為主題的文章,或者對這首詩進行擴寫,這樣學生能夠在文章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
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不是很豐富,他們的語言結構不是很完善,還不能掌握大量的詞匯,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寫作難度。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培養,將寫作中的語言運用技巧和方法講述給學生,尤其注重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拓展學生的詞匯量開始,學生只有擁有豐厚的詞匯庫,才能在寫作過程中信手拈來,這樣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使用技巧才會得以提升,進而培養他們的寫作素養。
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用詞準確;二是句子要完整;三是表意要明確;四是句子要富有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過程中,應按照以上四個方面逐步進行。課堂上也可以開展口頭造句練習,這樣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們的思維敏捷度。
例如,在學習《陽光灑下來》這節課時,讓學生收集文章中描寫人物外貌特征的詞語,如“臉有點兒干”“皮膚黑紅”;以及表示動作的字詞“接”“取”“捏”“抽”“塞”“捧”等。教師指導學生深入分析并體會這些詞語,幫助他們豐富自身的語言知識。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針對這些字詞進行造句,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遣詞造句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生活觀察力
生活是寫作的重要素材,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生活觀察力,讓他們從生活中提煉寫作素材,提高他們的生活感悟力,從而賦予文章靈魂。層遞式教學模式的開展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生活素材的提取,讓他們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生活現象進行分析,然后通過思考將文章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以真實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細膩的情感,不僅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寫作質量,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敘事類文章的過程中,筆者讓學生結合學校舉辦的運動會展開寫作,包括運動中比賽項目、合作精神、團結協助以及每個人的動作表情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由于這些場景都是學生真實經過或看到過的,因此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這樣一種寫作素材的運用,能夠使文章更加飽滿,更富有文采,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才能,促進其寫作水平的提升。
(五)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
以往作文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讓學生背誦范文的形式提升他們的寫作技能,這樣一種寫作教學方法雖然能夠讓學生積累優秀的語言并掌握語言的運用方法,但是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寫作思維定式,文章缺乏創新性。因此,教師在采用層遞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思維想象力的拓展,以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和靈動性。例如,筆者讓學生以“暑假里的一件事”為題進行寫作,筆者指導學生可以學習《巨人的花園》這節課的寫作手法,鼓勵他們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暑假里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進行敘述,要求內容具體,而且要有真情實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創新點。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符合了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的最新要求,本著學生學習需求角度出發,真正滿足了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教師利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合理規劃作文教學內容,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提升,運用更多新型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還提升了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