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傳成
摘 要:分層教學注重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對增強學生體質大有裨益。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惠及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師關注的焦點,以分層教學為切入點,探討了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旨在說明分層教學的重要性,以期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應用策略
一、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老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層,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體育教學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學生被動地學習體育的現狀,這樣學習的體育知識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將獲得較大提升,學習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從而將更為飽滿的熱情投入體育運動中。
2.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分層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等,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同的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都能有所收獲,受到啟發和啟迪,這樣把集體教學與個體化教學結合起來,兼顧了每個學生的主體地位。
3.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新課改背景下更為注重師生的良性交互關系,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小學體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人物,而是學生學習體育的引導者。通過分層教學的實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體育相關知識和技能,體育教學的效率也在無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要做好教學的“分層”工作,從教學對象、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三個方面做好分層教學,可以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1.因材施教,教學對象分層
學生作為小學體育教學對象,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發掘、激勵每個學生的潛力,才能實現因材施教。小學體育教師應重視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和體質、運動習慣、愛好等,讓體育能力和水平在同一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可以有效保證分層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在具體做法上,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主要是指對體育課程興趣不大,缺乏學習體育積極性的學生。第二層次的學生,分為體育運動興趣良好以及有一定的體能和體育運動基礎的學生。第三層次的學生,則是指體育成績優秀,參與度方面和運動技巧方面都已經比較成熟的學生。
2.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分層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運動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分層,是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重要環節。對小學體育教師而言,教學目標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調整變化,根據學生的分層精心設計。如在教學“跳山羊”這個運動項目時,跳山羊是體操支撐跳躍教學的主要內容,制訂符合學生身體狀態的教學目標,力求使每個學生都受益。在對學生分組之后,對于第一、二層次的學生要求其進行簡單的運動,如助跑、踏跳、支撐、提臀等,做好山羊跳的準備和熱身運動,打好基礎。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運動的難度和技巧,學習分腿騰躍支撐分腿過山羊,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掌握支撐分腿和推手及時的要領,避免學生因為技巧不足出現安全問題。
3.注重引導,教學評價分層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在教學“跳山羊”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應貫穿始終,重視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巧。如學生嘗試分腿過山羊存在畏難情緒,在直臂頂肩分腿訓練時,要加強引導,分解練習,改進提高動作質量。評價用語應以鼓勵學生為主,多給予一些積極正面的評價,如“很好、有進步、加油”等,使學生由“我不行”向“我能行”轉變。學生能夠完成“過山羊”,就要加強對動作的協調和連貫性訓練,對這一層次的學生,則多給予他們一些鞭策激勵性的評價,如“你是最棒的!”讓他們更加努力學習。
總之,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對小學體育教師而言,應重視分層教學的應用,因材施教,教學對象分層;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分層;注重引導,教學評價分層,積極探索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方麗莉.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4).
[2]陳加廣.淺談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
[3]崔金華.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天津教育,2017(2).
[4]黃銀華.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初探[J].才智,2017(15).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