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選擇正確的育人模式,是“立德樹人”得以落實、德育目標與內容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所謂的“全息育人”就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科教學內容為載體,以課堂為平臺,創新教學方式,課前、中、后一體設計,自然地、相機地把德智體美勞融合進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與課程標準、教科書結合起來,實現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具有現代化的德育理念的教學模式。將全息育人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是符合時代的發展和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全息育人作為一種符合當前初中教學需要的新型德育模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初中生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樣,對于初中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全息育人重視起來,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以全息育人為本,落實“立德樹人”;充分利用數學教材資源,實現審美育人;實踐育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健康育人,用實踐活動來鞏固全息育人的成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全息育人;變革方法
在科技日益進步,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實現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任務,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觀念、日常行為規范的社會性人才是當前我們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就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來看,雖然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程度滲透了德育,但是,依然有很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德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學科的全息育人沒有進行充分的了解,進而導致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革過程中缺乏德育的有效滲透。為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育人的目的,本文提出并探究了全息育人的模式,該模式以德性育人、健康育人、審美育人、實踐育人為基本任務,以全息育人為目標,以教書育人為行為準則,進而為基于學科全息育人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變革提供一些參考。
一、德性育人,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以全息育人為本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對全息育人的重視,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升。有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過分關注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準,片面強調對學生的德育,進而導致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和全息育人不能夠有效進行整合。而全息育人就是要彌補初中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有關德性育人、健康育人、審美育人、實踐育人等方面的缺陷,因此,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目標的制定應該把教學目標和育人目標結合起來,在教書育人的基礎上,調動一切育人的資源,為學生構建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時時刻刻受到正能量的熏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幫助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一課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基本的幾何圖形,通過觀察和比較不同物體之間的特征,體會幾何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教師在進行本節課的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以及數學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對于數學基礎比教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給此階段的學生制定一個比較高的教學目標,這部分的學生不僅需要認識基本的幾何圖形,學會觀察和發現不同物體間的不同特征,而且還要體會幾何圖形之間存在的聯系和區別,從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而對于那些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針對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目標,而對于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適當降低對這部分學生的要求,只要求這部分學生可以掌握本節課中需要學生掌握的重要知識,比如“幾何體之間存在哪些聯系又有怎樣的區別”“認識基本的幾何體”等內容。當然,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不能忽視了教學中德性育人理念的滲透,通過把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德性育人相結合,進而為初中數學教學的變革提供一定的支持。
二、審美育人,充分利用數學教材資源
眾所周知,在初中數學課本中有很多的教材資源都蘊含著大量的德育素材,而正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教材中德育資源的重視,進而導致這些資源往往被教師所忽視。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僅需要讓學生去閱讀并鑒賞一些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找出數學課本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有利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德育素材,而且還要根據對這些素材的分析和研究,總結出一套能夠適應當前教學需要的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滿足初中生對于課堂教學和全息育人的需要,實現審美育人的目的。
首先,在初中數學課本中,有很多的中國傳統節日、傳統習俗以及社會實際案例存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由來、傳統風俗習慣等內容進行一定的了解,進而加強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教材的審美能力,實現對數學知識的積累。教師如果把這些課本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使數學教材和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理念進行有機的結合,不僅可以使教學的質量得以提高,而且還可以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其次,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牢牢把握住教學時機,在合適的情況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此外,由于大量的數學教材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比如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等這些數學內容,以及我國從古至今聞名中外的數學家,比如華羅庚、陳建功等他們的研究成果都是位于世界前茅的,而讓我們的學生去品讀和了解這些偉人和偉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學習自信心,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實現審美育人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三、實踐育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引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樂趣,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選取一些比較有趣和生動的教學素材和教學案列,通過利用小組協作、情境模擬等手段展開課堂教學,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掌握。同時,教師應該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進行自我學習、自我領悟。此外,教師還應該利用全息育人的教育模式,多開展一些有助于提高學生思想品質素質的數學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踴躍參與,進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有利于德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和發展,可以幫助教師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思維方式,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
同時,教師自身的德育素養對于學生的德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日常行為習慣對于學生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來自于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并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具體來說,就是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四、健康育人,用實踐活動來鞏固全息育人的成果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對于教學質量和教學水準的提升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想要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水準,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變革,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而且還要做好對于學生的實踐教育工作。由于初中數學教學任務比較繁重且課堂學習氣氛比較緊張,因此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實踐教育,進而導致學生對于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沒有一個很好的實踐機會,對于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沒有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改正,導致課堂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開展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并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本領,并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鍛煉身體,實現健康育人的目的。
例如,在“數據的搜集”一課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可以了解一些關于數據收集的方法,通過在經歷數據搜集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展開正常的課堂教學以外,還需要讓學生在校內外調查并收集一些數據,比如說班級中每位學生立定跳遠可以跳多遠、班級中每位學生百米賽跑成績分別是多少等,這些數據的收集不僅需要學生去觀察和詢問,并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記錄,而且還需要讓學生踴躍加入進來,把自己的運動數據記錄下來。如此一來,不僅讓學生對于數據的搜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還讓學生在搜集數據的過程中鍛煉了身體,強健了體魄,實現健康育人的目的。此外,教師要對教學實踐活動中所滲透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進行分析總結,發現并找出影響初中數學教學中健康育人的因素,及時改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德育問題,進而實現對數學全息育人教育成果的鞏固和發展。
總的來說,將初中數學教學和全息育人有機結合是今后初中數學教學發展和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踴躍去探索和發現初中數學教學和全息育人之間的關系,組織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通過創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加強教師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進而讓全息育人在數學教學和培養學生思想品質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我相信,只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教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根據學生不同的數學基礎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通過在教學中滲透德育,那么基于學科全息育人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變革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唐春杰.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2).
[2]張俊珍.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中小學數學課程銜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2).
[3]繳志清,劉璐.關注核心素養 把握核心內容優化教學策略:初中數學教學關鍵問題的研究與實施[J].基礎教育課程,2016(13).
[4]陳遵志.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2):61-6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