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波
摘 要:生本教育,教師“以生為本”的教育,是目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為學生學習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顛覆了傳統的灌輸模式,旨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從而愛上學習。就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生本教育”的問題,談幾點做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生本教育;高效課堂;實施策略
高效課堂是教育者追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簡言之,就是教得有法、學生收獲多。而傳統的化學課堂,常常陷入沉悶、乏味、低效的局面,學生也學得毫無興趣。新課改以來,強調“以生為本”,構建高效課堂,成為一線教師的共同心愿。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秉承“一切以學生學習為主”的生本理念,以學生的認知為前提、發展為目的,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如何在生本教育下,構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是本文要論述的主要論題。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習主動性
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的主要標志之一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與“生本教育”的理念完全一致。因此,“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方法,設計自主、合作、競賽等學習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如“燃料的燃燒”的教學時,教師應改變“保姆式”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知識的探究權交給學生,通過設計自主學習單、設計合作學習的任務等,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學進去”。如教學前,教師可以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投入到自主學習活動中。如:
(1)爆炸、緩慢氧化、自燃等現象的本質是什么?
(2)燃料充分燃燒措施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3)氧氣是否充足對可燃物燃燒有哪些影響?
這樣,學生對這節課中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化學現象等進行充分先學,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育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除了設計自主先學、合作討論的學習任務之外,還應善于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如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而新的課堂觀,要求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身份,營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就以練習課為例,通常是教師分析題意、講解做題方法,學生不假思索地聽和接受,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積極性的調動。教師不妨把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的辦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體現生本理念,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加強化學趣味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化學課堂的構建,需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化學課感興趣,才會提高參與的主動性。初中生對于新、奇、趣的事物感興趣,基于此,激發學生興趣,首先應注重趣味元素的融入,以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率。
如“燃料的充分燃燒”的教學時,教師進行演示實驗:點燃酒精燈,在酒精燈火焰的上方,吹一些鐵粉,讓學生觀察現象:鐵粉燃燒。然后,教師再提出問題:既然鐵粉可以在酒精燈上燃燒,那么,鐵絲可以燃燒嗎?問題提出后,讓學生自由猜測,之后,教師繼續引導:怎樣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學生想出實驗的方法,繼而讓學生帶著好奇進行實驗,并邊實驗、邊觀察現象。這樣的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誘發學生探究的動機,從而提高課堂的參與度。
融入趣味元素的方法很多,除了實驗引發學生興趣,設計啟發性的問題、探究的活動、游戲、競賽等,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課堂趣味性、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如《化學燃料》的鞏固環節,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呈現一些單選題,如: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
A.木炭? ?B.石油? ?C.煤? ?D.天然氣
……
邊呈現問題,邊組織學生開展搶答游戲,最先搶答并正確,給小組加分,這樣,競賽的融入,活躍課堂、激活思維,提高課堂有
效性。
三、課堂教學生活化,發展學生化學素養
生本理念下的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融入生活元素,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和個性發展。
如“常見的酸和堿”的教學時,在熱身環節,教師可以以洗衣服這個生活元素開啟一節課教學的大門,教師可以這樣導入:你們在家洗過衣服嗎?哪個同學能說說洗衣服的感受?你們喝過汽水、可樂等吧,它們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酸性、哪些是堿性的?類似的問題,引發學生暢所欲言,促使學生積極表達、互動交流。《溶解度》的教學時,教師以生活中的湯的咸淡而導入新課的學習。如明明的媽媽做好了湯,明明嘗了嘗,說淡了,媽媽就放點鹽,明明再嘗嘗,說還有點淡,媽媽又放點鹽……食鹽是不是可以不限量地溶解到水中?這樣貼近生活的情境導入,能讓化學課堂不枯燥、不乏味,為化學教學的高效課堂搭建了平臺。
總之,新的課堂觀,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了解學生,運用生本教育,構建生本課堂,是我們追求的高效課堂。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站在學生觀、發展觀的高度,采用多樣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構建高效課堂,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汪淑雙.生本教育理念下閱讀教學的根性覺醒: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審視與探尋[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5):124-126.
[2]聶宇一.初中歷史與社會創新生本教育模式討論[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52-53.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