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中先行分析了高中階段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意義。就高中時期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策略進行了探析,首先,從概念教學方面著手,包括強調概念關鍵詞語教學、加強課堂數學語言翻譯、積極開展課堂數學概念對比分析。其次,就數學教學期間注重邏輯思維方向把握進行了探討,包括精心搜集思維感官材料、從基礎知識著手開展邏輯思維教學活動、充分貫穿數學知識體系、重復訓練培養邏輯思維多向性四個方面。最后,開展了啟發式教學研究,旨在提升高中生數學邏輯思維解題能力,促進數學學習質量的優化。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
一、 前言
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推進,高中教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背景下,作為個人邏輯思維能力鍛煉數學學科,不僅能夠進一步教授學生更好的掌握現代化生活技能和知識,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所應用的數學知識也更為廣泛。另一方面,數學學科的開設,能夠對學生個人的理性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而真正提升數學學習質量,唯有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選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在培養學生個人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優化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二、 高中階段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意義
現代網絡社會中,各類概念層出不窮,此時個人思維能力水平的高低,對于其在某一事物上的分析、綜合與比較能力的掌握上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而具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在解決事情時能夠更好地在問題中抽離出問題的本質特征,并將特征加以歸納,最終解決問題。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思維邏輯能力強弱,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發展空間。在這一認知基礎上,高中階段作為培養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重要學習階段,教師必須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展開,為學生后續接受更高等的教學內容奠定基礎,同時對學生個人創新能力培養也起到了關鍵的助推效果。
三、 高中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 數學教學期間重視概念教學
1. 強調概念關鍵詞語教學
在進行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時,可以重點強調概念中的關鍵性詞語。例如,在進行函數概念教學時,可以將概念中的“任何”以及“唯一”兩個詞語提煉出來,進行重點教學。然后根據課本內容進行簡單案例列舉教學,當進行y=x3以及y2=x兩個函數的概念區別解讀時,y=x3可以解讀為y為x的函數,但y2=x中的x卻不能稱之為y的函數,對于任意一個x而言,其并不會對應唯一的y。此種正反兩個方面的概念舉例教學,能夠更加深刻地在課堂上為學生傳達概念關鍵詞的重點,從而加深學生的對概念的認知印象。
2. 加強課堂數學語言翻譯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同樣是一種語言,并且該類語言是由不同的文字、符號以及圖形類語言共同組建而成。其中,符號語言在概括性方面比較強烈,并且更能夠將概念的本質意義反饋于學生。例如,在進行等差數列的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應用符號“an+1-an=d”(n∈N*,d為常數)這一連串符號概括完成。此外,應用定義的形式進行開展數列證明為等差數列分析時,主要就是應用概念性的符號語言反應概念詳細內容。例如,在進行“交集”這一數學概念的教學時,就可以直接使用“A∩B”這一符號表示,促使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理解各項概念內容。
3. 積極開展課堂數學概念對比分析
除了上述兩種數學概念性邏輯思維培養方式之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數學概念對比分析也是培養學生個人邏輯思維概念的重要方法。期間,對比教學方法的利用,能夠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找出兩種易混淆概念的差異處,從而在區分概念后解題時可以獲取到最精確有力信息。例如,在進行數學分類計數原理以及分步原理的掌握時,就可以從兩者的概念不同角度加以分析理解。
數學概念的教學,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借助對概念認知的程度,強化自身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在無形中培養自身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二) 數學教學期間注重邏輯思維方向把握
1. 精心搜集思維感官材料
在進行高中階段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教學培養時,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搜集更具教學應用意義的感官材料,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教材內容進行更具巧妙性的安排,如此才能促使學生在現實課堂中,進行數學的學習時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客觀感知面向抽象理念的轉化,鍛煉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
2. 從基礎知識著手開展邏輯思維教學活動
高中數學教學階段,基礎知識的內容主要是一些解題過程中比較常用的概念、公式、定義、法則或是推論等內容,當學生真正掌握該部分基礎知識,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尋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3. 充分貫穿數學知識體系
在數學學習中,想要真正提升學習效果,需要全面性地掌握各類知識點的貫穿關聯性,唯有將已學過的知識基礎打好,才能繼續前進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此種舊知面向新知進行聯想和類比的過程是對個人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式。換言之,在數學學習期間充分將兩種相近或是類似的知識進行比較和異同分析,并在分析期間總結出詳細的關聯性和差異性,對于數學解題的邏輯思維能力起到了良好的鍛煉作用。
4. 重復訓練培養邏輯思維多向性
對于高中生而言,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反復練習、刷題,能夠很好地促進個人思維多向性的培養。高中階段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是對初中所學知識的一種延伸,同時也是大學學習高等數學的一種鋪墊,所以其中所涉及的數學知識比初中更具深入性,比高等數學深入性而言涉及范圍更廣。在這一基礎上,想要充分提升高中數學學習質量,僅是依賴一次或兩次的練習和訓練是遠達不到學習目標的,唯有在持續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練習和實踐,才能日漸形成更嚴謹的邏輯思維,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向不同方向進行問題的思考。
(三) 數學教學期間注重啟發式教學
在我國的高中教學中,往往存在此種現象:授課教師本身的學歷已經達到博士或碩士級別,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學習興趣并不高漲,甚至部分學生認為數學課十分無聊,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此種教師講課能力過關,但學生接受效果不理想,極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習整體效果不理想的情況。進行此類問題的解決時,教師主動在課堂上拋出問題,讓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如此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鍛煉個人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數學課本例題講解時,先將問題交給學生引導其進行自主思考,不直接板書講解答案,通過讓學生自行提出解決辦法的方式給予學生課堂交流和溝通的空間,此種啟發式方法的應用,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在邏輯推斷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培養作用。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教學中,想要真正提升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只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明確教學目標,并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引導培養學生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在數學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景,課堂之上學生才能夠真正成為主體人物,通過一系列的知識質疑、問難和探索,最終才能在親身參與的討論中加深知識點學習印象。除此之外,在高中數學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從而高效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青.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3):91.
[2]徐誠.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初探[J].中華少年,2017,26(31):116-117.
[3]呂智芳.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新課程(下),2017,19(2):191.
[4]張麗娟.淺談高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21(104):104.
作者簡介:童曉君,中學一級教師,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縣仙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