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范例教學在初中化學的應用中,主要是通過合理性、理論內容結合性的教學方法等實施的。該方法在教學中的作用可從三個方面闡述,即學習參與度、思維及觀念培養(yǎng)。此外,在應用過程中,教師還應結合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學質量。
關鍵詞:范例教學;初中化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0-0065-02
引 言
范例教學在教育理論研究中,主要有三種特性,即基本性、基礎性及范例性。基本性是教學實施前,應將理論內容進行框架化與簡化,進而通過原理性及基礎性較強的概念進行教學;基礎性主要針對學生基本情況進行相關量的考查,如學習能力、基礎、認知能力及思維能力等;范例性主要針對思維的拓展性及理論的典型示范,通過合理運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實施水平。對此,教師應加強對范例教學的研究和應用,由此提高教學開展水平。
一、范例教學在初中化學中實施方式的分析
1.合理選擇教學范例
范例教學在應用過程中主要將科學的理論示范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理論示范的基礎上領悟核心理論。對此,在該教學理論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范例的合理選擇,使教學理論轉化為具體的陳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學質量。比如,在《溶液酸堿度》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不同性質的溶液進行酸堿度測試實驗,通過采用石蕊試紙檢測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溶液與石蕊試紙產生的反應,如酸性溶液使藍色石蕊試紙發(fā)生紅色變化,堿性溶液使紅色石蕊試紙變?yōu)樗{色。教師將簡單實驗作為范例,可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目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和關注度。此外,教學范例在選擇上還應結合整體教學水平,若范例涉及的學科內容過于深奧,則容易造成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薄弱,進而影響后續(xù)教學計劃的實施等。對此,在范例選擇上,應結合理論特點以及整體教學水平,進行合理選擇或者內容制定,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范例教學實施效果。
2.加強范例與教學內容的結合
部分學校應用范例教學進行理論滲透時,容易忽略其與教學內容的結合,使得教學范例在應用上缺乏學生的共鳴,進而影響理論滲透的質量。對此,在實施范例教學時,教師應重視與理論內容的結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該方法的應用質量。例如,在教學《原子的構成》一課時,教師可根據原子結構特性,結合相關范例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此外,對于實驗性較強的理論內容,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通過科學選取實驗范例,使學生可以根據理論現象的演變規(guī)律進行思考。例如,在原子結構的范例教學中,教師可結合物理學習中的磁場原理,解釋原子結構中的吸引關系,以及質子和電子的運動軌道關系,進而通過相似性以及不同結構的物體運動進行范例講解,使學生在關聯性以及結構分析的基礎上,提高范例教學的科學性。此外,在金屬化學性質的單元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生銹現象進行范例設定,并在此過程中向學生闡述生銹過程中發(fā)生的氧化反應。
3.加強教學方法與范例教學的結合
范例教學在理論構成上具有三個特性,即基本性、基礎性及范例性[1]。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范例教學法,教師需要對其與教學內容的結合性以及匹配程度進行科學考量,使教學方法和范例教學在高度結合或者匹配,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差量法”的理論講解過程中,教師可適當選擇范例,使理論現象在范例中具體展示出來,使學生逐步理解化學想象與理論間的關系。如在CO和Fe2O3的加熱反應中,教師將加熱前以及加熱后的氧化鐵的質量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對比中理解化學反應的相關概念。其中,教師還應根據提問的思維引導特性,使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學習,從而在思維以及理論應用上逐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理論學習。教學方法在實施方式及內容上具有多樣性,如復式教學法、參觀教學法及討論法等。教師實施范例教學時應重視各種方法間的聯系以及內容契合度,由此進行良好的范例教學。
二、范例教學在初中化學中的作用分析
1.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積極性對于學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建設意義。學生不僅可以憑借主動性進行理論學習,還可通過學習思維的參與更好地理解理論內容。范例教學主要通過選取合理的范例,參與理論講述,使學生在范例展示過程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另外,范例教學還可使教學流程變得靈活,用具有趣味性的范例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其對化學理論的演變現象產生研究、思考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在理論學習上的投入度與積極性。例如,教學氣體性質時,教師可將氧氣作為范例實施教學,通過氧氣助燃的性質,使學生在觀察物體劇烈燃燒的現象中形成良好的科學觀念,進而激發(fā)學生理論學習的積極性。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范例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具有不同的作用。若在初期的理論教學階段,可通過簡單的范例引導學生進入理論的深化學習;若在學習的中期階段,可通過拓展性的范例,使學生在加深理論理解的同時,使其理論認知及思維得到一定拓展與創(chuàng)新;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還可通過精練的范例進行相關復習活動,使學生進行多種教學理論聯想等。在理論的深入學習中,教師通過具有一定深度的范例進行理論內容的拓展性教學,使學生在原本理論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有效培養(yǎng)。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觀念
責任觀念在教學中,具體指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方法的掌握[2]。范例教學不僅可以通過典型性的理論案例實施教育,還可對學生的思維產生一定的影響,如相關理論學習方法等。另外,對學生的理論認知觀念及態(tài)度而言,范例教學還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一方面,使學生正確認知化學學習的特點、方法以及理論演變現象;另一方面,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學生可在科學理論的引導下,在逐步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責任觀念。
結 語
文章根據范例教學的特點、原理以及使用情況,結合實際教學環(huán)境進行綜合理論探究以及實踐分析,旨在使該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更好地發(fā)揮特性,進而改善理論教學實施情況。當前,理論教學情況主要集中在原理講解以及例題分解方式上,對于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而言有著很大的滯后性。對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范例教學的有效實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及理論滲透質量。
[參考文獻]
沈敏. 淺析范例教學方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J]. 考試周刊,2018(09):165.
任尚陽. 淺析范例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少年,2019(13):227.
作者簡介:王廣勝(1977.5—),男,山東聊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縣優(yōu)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