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倡導“先學后教”,注重學生的先學,是提高課堂質量、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主動性的主要途徑。先學,應改變簡單的看教材、做練習的單一模式,應加大探索性預習的力度,有效指導學生探索性預習。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探索性預習;指導策略
課前預習,是學生課前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教材準備性學習,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充分的預習,也為新課的學習,收到良好的效果,奠定基礎,課堂上也容易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氛圍,從而也激活課堂,提高課堂效果。如何培養學生探究性預習,是本文要探討的主要論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針對學習內容,巧設探究性問題
常見的預習,是將要學習的章節,簡單看一遍,初步了解要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定義、定理、推論、公式等,學生的預習,“走馬觀花”看一遍教材,有的學生也有惰性心理,簡單瀏覽,隨便翻閱,甚至有的看也不看,根本起不到先學的目的。
為了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讓學生探究性預習時真正有“抓手”,教師應巧妙設計探究性的任務,讓學生明確具體的任務和要求,給學生一個保準衡量自己預習的效果,這樣,學生的探究性預習,才會提高效果,學生也會從思想上重視起來。
如《代數式》的教學前,教師可以設計下面的探究性預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先學,達到先學、預習之目的:
(一) 根據所給式子的特點,寫出第n個式子:
(1) 32-12=8×1 (2)52-32=8×2 (3)72-52=8×3……
第n個式子是 。
(二) 兩袋零食,價格分別是a元和b元,現分別優惠9折和8折,各買一袋零食,要付 元。
(三) 一個長方形,長是寬的2倍,寬是a,那么,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 。
(四) 算一算:(1)比a少3的數;(2)b的4倍;(3)矩形的長和寬分別是x和y,則面積是多少?(4)有理數a和b的和的5倍。
上面的(1)-(4)題中,結果都含有 ,這樣,含有字母的表達式是 。一個代數式,可能是一個 ,也可能是 ,也可能是數與字母用運算符號連接起來。
這樣的預習任務,從觀察式子的特點,由特殊式寫出一般式,根據長方形和矩形的長和寬,寫出面積的表達式,再根據表達,用式子表示出幾個關系式,再引導學生從中得出“代數式”的定義,并探討代數式的特點,這樣的預習,顯然以探究為主,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的意識,提高探究預習的能力。
二、 布置課后作業,融入探究預習的元素
一直以來的數學課堂教學,作業的布置以鞏固性練習為主,目的是強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促使學生熟能生巧,學生陷入題海之中,多數學生感到乏味,不是罕事。在作業的布置中,缺乏預習作業的布置,更困乏探究性預習的元素的融入,教師應在設計作業時,盡量讓作業和新知識有所聯系,即檢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這樣,既檢驗課堂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也引發學生對新知識探究的欲望。
如《全等圖形》的教學后,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僅從全等圖形的概念、特點等,設計鞏固性的作業,還應該滲透“三角形全等”的問題,為第二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做鋪墊。如,筆者設計下面的作業:
(1)歸納:全等圖形的相關概念;(2)小結:全等圖形的基本性質有哪些?(3)完成設計飛鳥圖;(4)圖片欣賞:下面的每一組圖形有怎樣的關系?
通過觀察和判斷,我的結論是:每一組圖形能夠 ,是 圖形,其中d中的兩個三角形也全等,可以稱之為 三角形。
我認為: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是 。
這樣的作業的布置,不僅溫故,也知新,促使學生在復習鞏固的基礎上,自主預習、自主探究新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埋下伏筆。
三、 借助于生活中的數學,指導學生探究性預習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觀”,新課標也倡導數學教學生活化,倡導運用生活體驗,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提高數學探究能力、提升綜合素養。因此,在學生預習時,應融入生活元素,用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探究預習的欲望。預習不僅僅是課前的先學,課堂上“先學”也是預習。課堂上的預習,更方便運用生活實例,使學生探究性預習更多些樂趣。
如“坐標”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于象棋的棋譜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樂趣。教師可以提出趣味性的問題:你知道象棋棋譜是根據什么原理制作的?從這個問題的探討,容易引發學生對坐標的概念,由象棋棋譜引導學生對坐標的探討,不僅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自主動手畫一畫:已知點A及一條直線MN,請畫出A關于MN的對稱點;再組織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平面坐標系中,畫出A關于x軸的對稱點;然后提出問題:關于x軸的對稱點的坐標具有怎樣的關系?……這樣的“教”前“先學”的探究性預習,從生活實例出發,引出課堂要探究的重點,突出數學的生活化,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凡事預則立”,有效的預習,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探究學習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預習方式,創新設計探究性的預習任務,提高探究能力、提高預習的效果,從而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數學課堂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國雯.靈動,民主,開放——初中數學有效預習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9).
作者簡介:
王玉榮,江蘇省邳州市,邳州市新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