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發展的不斷推進,學科核心素養成了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英語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在教育中融入英語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從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角度出發,了解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基本學情,從情境設計、課堂問題設置、開放環境營造等多方面進行課堂構建,進一步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有效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效課堂;英語教學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2017版的新課標確立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框架,把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總體要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英語學科教育,明確了英語學科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在此基礎上提出的英語課程的育人總目標,即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研究和提煉出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四個要素,即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圍繞核心素養的四個要素來開展教學。
新課標提出,要有效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應該要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通過改變教學模式和優化學習方式,實現課程內容的結構化和情境化,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然而從現實的課堂中來看,英語課的教學效率還不夠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令人滿意,所以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對于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效英語課堂應一分為二地看:一方面是課堂的高效率,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快速掌握課堂學習內容的知識點,包括單詞、語法等記憶內容和背誦內容;另一方面是課堂的高效益,通過較少的投入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思維,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探究能力等多方面內容,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效益與效率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構建了高效英語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效益與效率二者關系的處理,注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一、 注重情境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效英語課堂構建應注重教學情境的設計,幫助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引導學生主動融入英語環境當中,提升學生對英語的感知力,進而落實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具體來說,高效英語構建的情景設計主要是課程導學階段,導學階段的情景既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創設,也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入手,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融入英語學習當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以“Modern Heroes”為例,這篇內容主要是講解當代英雄,以航天英雄為背景。航天英雄楊利偉是學生在傳統德育課、語文課中涉及的重要人物,學生對其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因此教師可以準備關于航天英雄楊利偉的一些視頻資料和中英文對應的圖片、短文資料,在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航天英雄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內容學習中的積極性。在教學開展的prereading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興趣較高的教學優勢,設置機構問題讓學生思考,如Who is the man in the picture? Have you heard of him? How do you feel about him?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與交流,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快速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情景設計應注重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中入手,幫助學生快速融入學習內容當中,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注重問題設置,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高效英語課堂構建應注重課堂問題的設置,通過問題培養學生的英語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內容對學生來講帶有明顯的新鮮感,這種新鮮感在于學生遇到的單詞、語法等內容都是全新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面對全新的英語學習課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問題的設置,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對內容進行充分的探究,轉變傳統學習過程中的等、靠、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
以“Cyberspace”為例,這一章節涉及的語法主要是will和be going to的學習,包括條件句的語法學習。will和be going to的學習的語法學習相對比較簡單,兩者雖然都有“將要”的意思,但前者是按照規律必然會發生的,后者是根據某些跡象、證據做出的,通過一些簡單的例句就可以分析出來,如You are going to have trouble with that car before long(這輛車很快就會給你帶來麻煩)和If the pure water is heated to 100℃, it will boil.(純凈水若加熱到100攝氏度,就會沸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兩句例句進行分析,了解二者的不同和相同,通過問題設置進行引導,如果上面兩個句子中的will和be going to互換是否原文依然成立,是否存在沖突現象,為什么?通過問題導向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分析和研究,讓學生自主去探究與實踐,鼓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整理will和be going to更多的例句,通過例子進行自主研究與分析。學生掌握will和be going to的基本內容以后,教師可以以“If the pure water is heated to 100℃, it will boil.”為引導,開展條件句的教學工作,教師提供一些虛擬條件句和真實條件句的例句,讓學生根據虛擬條件句和真實條件句為引導進行自主分析與歸類,提高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學習能力,這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策略。
三、 注重多元引導,鼓勵學生交流探討
高效英語課堂構建應注重多元引導,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與討論,提高學生英語課堂的參與性和英語學習興趣。多元引導就是要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模式,讓學生充分融入課堂學習當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其他方式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在英語學習中進行充分交流與實踐,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
以“Wheels”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哪些交通工具中有wheels,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按照travel on land、travel by sea、travel in the air、cause pollution等進行分類,讓學生在小組中充分討論研究涉及wheels的交通工具,要求學生將設計到的工具以英文的方式放到前面的分類當中,如plane既可以放到travel in the air分類當中還可以放到cause pollution中,通過學生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充分融入學習環境當中,讓學生形成英語的學習思維與習慣,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此外,多元引導下,教師應積極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生的基本學情,選擇適合學生的引導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較大限度地為學生交流與探索提供便利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融入英語學習氛圍當中,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的習慣和學科核心素養。
四、 注重教學創新,營造英語開放環境
高效英語課堂構建應注重教學的創新,包括教學方法、課堂組織模式、課堂教學模式等內容,為學生英語學習營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英語開放環境的構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主探究,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高。
以“Rhythm”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引發學生的討論與交流,讓學生自主去談論、學習與分析。如教師可以設置問“Have you ever watched a concert live, on TV or on video? What do you think of it?”要求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自由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研究與分析,在交流過程中需要以全英文的方式進行對話和交流,不能出現母語,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英語語用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對話還是資料的查找,都處于英文環境當中,這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和英語核心素養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適當進行引導和創新,了解學生最喜歡的音樂類型,包括Classical music、Country music、Folk music等內容,為學生充分營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和交流環境,提升學生英語的感知力和學科核心素養。
五、 總結
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以來,英語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一直是教師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思路,轉變高效課堂就是熟練背誦單詞、短語和語法的認知,將課堂效率從課堂學習效率向課堂學習效益轉變,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探究能力,為學生英語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林航.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107+123.
[2]黃阿玲.構建高效課堂,實施素養教學——以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為例[J].亞太教育,2019(9):95.
[3]李麗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構建高中高效英語課堂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13-114.
[4]王慧.運用“三段六環”導學模式構建高效英語課堂[J].英語教師,2019,19(9):76-77+81.
作者簡介:
張婉潔,福建省晉江市,福建省晉江市內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