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們國家新課改的不斷落實,對于師本課程的落實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師本課程的主要目標就是要讓人能夠全面發展。小學生正處于培養各項素養的黃金時段,因而在小學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師本課程的開發對于這一教學內容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在師本課程視域下分析了相關的教學要求,然后探討了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試圖探尋出合理的改善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師本課程;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所謂的“師本課程”就是由教師來進行課程的開發,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培養,也可以活躍班級的文化氛圍,但是這一課程的開發與教師的個人興趣愛好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國家的師本課程開發比較凌亂,因而筆者結合了小學音樂的實際教學經驗,對小學音樂師本課程開發的關鍵點進行了思考。
一、師本課程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關鍵點分析
(一)關鍵點一:主題
說到主題,我們都會很自然地想到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各個單元的編排,每個單元都會有一個主題,但是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并沒有強調這種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大部分教師都僅僅是強調每節課的主要內容,忽視了整體的聯系。現階段,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來不斷內化學生的音樂素養。而在師本課程的教學模式下,可以讓教師大幅度地彌補以往的教學不足,從而提升教學效率[1]。
(二)關鍵點二:持續
對于師本課程來說,必須要有持續性。而這種持續性不僅僅應該體現在課堂之上內容的豐富性,還應該體現在音樂課程之內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連續性和發展性。例如,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音樂內容,通過相互合作讓每個人都能促進互動,升華自身的興趣。如可以在小學音樂的講授課堂上舉辦專題討論、學生上講臺演唱音樂經典段落、音樂情景劇等活動。然后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再制定不同的后續培養方案,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和技巧。
(三)關鍵點三:交叉
音樂這門課程具有非常豐富的內容,與不同學科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必須要加強小學音樂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筆者認為,小學音樂師本課程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綜合實踐的課程,需要打破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壁壘,尋找交叉點,在真實的情境之中進行音樂教學[2]。
二、師本課程視角下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對于師本課程的理解不夠深入
小學的音樂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對于音樂模型、音樂理解能力的培養都不夠好,這主要是由于部分老師對于師本課程的理解不夠透徹,導致具體的課堂實踐與音樂師本課程實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某些具體的素養落實程度不夠。除此之外,音樂的教學要求音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技能。然而,目前部分音樂教師學歷水平較低,對音樂專業知識和師本課程缺乏深入的研究,無法很好地在教學課堂上創設音樂氛圍,導致教學水平不高,音樂教學質量受到嚴重影響[3]。
(二)資源不足影響了師本課程實施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相應的配套音樂資源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相應的音樂資源支持,相應的教學活動都將受到限制。音樂素養是一種綜合能力,音樂素養的培養依賴于一定的音樂活動。而相應的音樂資源是創造相應的問題情境和音樂活動組織的重要載體,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師本課程視角下小學音樂教學的途徑——以《花兒朵朵》為例
在小學階段,音樂的師本課程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檢測出小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情況,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在遇到音樂問題時候能夠多角度的、全面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4]。
(一)加強學生動態聯覺
對于比較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來說,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聽唱能力,而在師本課程的視角之下,必須要重視小學生音樂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在腦海中形成音樂的“四覺”,并且要形成下意識的聯覺反應。
片段一:通過游戲來練習恒拍
(1)讓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走路,進而感知音樂的恒拍。
游戲要求:讓學生仔細聽音樂,需要跟著鋼琴的節拍走,琴聲停下了那么人也需要停下;走路的腳步聲不能超過鋼琴的彈奏聲音。
設計意圖: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認識能力還處在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單純的講解并不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而這種直接參與的形式能夠很好地調動起小學生的身體感官,直接與音樂進行接觸,進而培養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
教師提問:同學們,跟著鋼琴的音樂走路,你有什么感覺呢?剛才彈奏的音樂速度是忽快忽慢,還是比較穩定的呢?
(2)通過多聲部的律動來讓學生體驗音樂。
提問:在剛才的音樂中,我們都用腳步聲踏出了音樂的節奏,那么我們還以用其他的動作來表達么?
播放音樂的主旋律,讓學生分組進行體驗。
(3)編排無聲恒拍的體驗,仔細聆聽音樂。
設計意圖:主要是讓音樂走進學生的心靈,進而培養小學生的音樂能力,這也是師本課程的教育目標。
(二)用游戲體驗彝族音樂
片段二:通過游戲來練習音樂節奏
(1)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角色來扮演歌曲中出現的“titi\ta\ta-a\”節奏,然后等到熟練之后,讓學生隨機進行分辨。
(2)讓學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節奏,然后在進行深刻的記憶。
(3)教師播放音樂,讓學生跟著音樂的律動進行自由的舞蹈。
設計意圖:對于音樂來說,節奏是整體的靈魂,因而必須要讓學生深入了解彝族音樂的節奏,這就需要教師從音樂元素入手,從而讓學生能夠感知到音樂的內在旋律。分角色體驗音樂中的節奏,這樣可以讓學生聯覺參與體驗,使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自我的主動性,因材施教,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小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激發小學生的學習音樂的欲望和創造力,挖掘其音樂潛力[5]。
(三)激發學生自主探索音樂的興趣
片段三:讓小學生仔細聆聽音樂中節奏的變化
(1)播放另一首彝族音樂《快樂的啰嗦》,讓學生說出與《花兒朵朵》之間的不同。
(2)讓學生再次聽《花兒朵朵》,然后跟著老師來感受音樂的旋律變化。
教師提問:在《花兒朵朵》中,一共出現了幾次音樂旋律,每一次都一樣么?
設計意圖: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這一環節是歌曲學習的拓展和延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因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對這些音樂進行簡單的講解,讓小學生其有初步的了解,以便于后續更好的學習。除此之外,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的培養目標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理念,為每個學生發展提供均等的機會。
四、結論
綜上所述,音樂師本課程的開發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因此,在開展小學音樂的教學時,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將師本課程融入其中,不斷激發小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愛華.“大成語文”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版,2018(01):103.
[2]呂三華.淺談多媒體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整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7(4):92-94.
[3]馮敏.記一次教學方式的變革——“蘇教版”小學音樂第二冊《花兒朵朵》教學課例[J].湖教學微觀,2017(17):16-22,69.
[4]高修軍.小學語文師本課程開發的三個關鍵點[J].教學與管理,2018(21):89-92,96.
[5]樂玭玭.師本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文本重構的實踐研究[J].音樂教師,2017(17):128-131,134.
作者簡介:成慕蓉(1995—),女,江蘇省海門市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