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卉
摘 要:農村因為教學條件比不上城市,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師資力量等都有著很大的差距,而想要追上城市學生的學習進度,就必須加強課堂高效建設,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探索、討論、交流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而教師則起到引導的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加以點撥,幫助學生理解。而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已然是農村教師的首要難題。
關鍵詞:高效課堂;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
一、“學困生”的形成分析
1.基本知識儲備欠缺
教育是銜接的,一環扣一環,很多學生在基礎的小學階段語文就存在很多問題,基礎不牢固,到小學之后更加難以跟上教師的腳步,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教育考核。現在的基礎教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不管學生學習如何,學習知識儲備多寡,但是小學升小學是所有學生都可以進入的,所以這就造成很多學生的懶惰心理,特別是語文課,這是一門需要學生進行思考的課程,很多學生偷懶,不愿意思考,造成語文成績跟不上,知識點掌握不清,為小學的學習打下了不良的基礎,而且由于底子薄弱,所以在面對新知識時更加難以掌握,會出現一定的退縮心理,做題目也會粗心大意,缺乏耐心。
2.學習的主動性較弱
農村學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就是因為自身知識基礎薄弱,而且缺乏上進心,對于學習又不感興趣,很多時候學習都是處于被動狀態,不愿意獨立思考。語文學習就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多注意學生的學習進度,適當地將一些困難復雜的問題簡易化,將一個難的問題分解成許多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學習不再太過吃力,而且要能夠給予一定的自我思考空間,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3.自信的缺失
不存在笨學生,很多時候只是學生缺乏自信心和勇氣,遇到困難就會退縮,不愿意自己主動解決問題,也不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問題。學習需要動力也需要信心。教師在日常教學生活中要多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多注意課堂預習,課后溫習,養成愛問、愛解答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涌起學習的熱情,找回學習的信心。
4.缺少重視和關愛
很多家長管理很寬松,教育方式也不科學,所以學生想要引起教師或者是家長的關注,就會采取一些調皮的手段,其實本質就是為了博得教師注意,所以教師面對這種情況要加以引導,對于學生的關注心理要予以滿足,時不時可以將學生叫到辦公室,讓學生知曉自己對學生的關注,讓學生心理得到滿足,讓學生迷途知法,更加喜歡學習的感覺和學到知識的滿足感,教師在懲戒學生犯錯誤時,出發點應該是幫助學生找到錯誤,而不是一味地打擊學生積極性。
二、轉化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的策略
1.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相較于語文英語等有閱讀的學科來說,更加枯燥無味,語文學習不僅需要堅持和努力,更需要喜歡語文,對語文學習抱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于語文學習有著抵觸心理,那么學生是很難學好語文的,所以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溝通,讓學生在合作、歡樂中完成語文學業。
2.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小學語文是基礎,很多學生升到小學后明顯不適應,就是因為知識點難度加大,而農村學校這種情況更加明顯,所以很多學生難免出現了抵觸和退縮的情緒,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多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平時也要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意志力,例如爬山、游泳等,如此,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有了這些良好的品德,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
3.創新開放型課堂
隨著國家教育投入的增多,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技術進入農村學校課堂,這讓新課改目標的完成不再是鏡花水月。農村教師要牢牢把握這些新媒體技術,將之運用到教學生活中,營造信息化課堂的教學氛圍,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讓學生習慣于高科技信息課堂。新媒體技術是生動有趣的,它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讓復雜的知識點簡單化,加快學習學習進度,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教師要多努力,讓多媒體技術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幫手。
4.學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
現在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交流和溝通變得非常簡單便捷,所以家庭和學校方面要多進行溝通,互相告知學生的最新狀態,學生的情感情緒變化等,在遇到困難時,齊心合力,力求更好、更快地解決學生的麻煩,這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兩方交流會讓學生的生活全方位地展示在大家面前,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結語
農村學困生的未來離不開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國家社會方面要加大農村教育資金投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硬件設施;學校教師則要多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的喜好和興趣,投其所好地進行教學;最后還要家庭多加關注,隨時注意學生的情緒狀態,加以開導,三者齊肩并進,共同為學生的未來努力。
參考文獻:
[1]樊孝望.淺談農村初級中學語文學困生的成因[J].都市家教,2016(11):169.
[2]侯元生.如何轉化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J].教育教學論壇,2014(18):7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