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娃
摘 要:目前,教學中采用滲透式教學,有效注重發展學生的科學精神、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在數學核心素養發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基于核心素養內容和滲透選擇,具體分析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中可采取的滲透路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滲透路徑
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學生需要全面發展文化知識、實踐能力和自主思維等,要在學科教學中不僅學習教材理論知識,也要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并為自身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數學是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是數學思維的啟蒙階段,學生的知識積累、技能提升和創新實踐都受到這一時期教育的影響,因此教學更加需要圍繞核心素養的要求,對學生學習數學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學中落實正確滲透方式和科學的滲透路徑。
一、小學階段發展教學核心素養的滲透選擇
核心素養作為新時代教育的關鍵詞,應當在教學中深入貫徹,將這一概念滲透至日常教學中,滲透至每一門相關課程,滲透至具體的教學內容中。核心素養發展概念滲透至教學中,目的是讓教師在教學中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運用豐富的教學方式,融匯更多的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機動性、自主性和創新性。目前,小學數學中采取滲透模式進行核心素養培養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一)將核心素養發展運用于數學課程
核心素養落實到具體課程中,時常會形成符合學科特色的學科核心素養。比如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發展要求中極具數學特色,也注重數學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影響。數學核心素養是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目標與方向而提出的,在這一概念的推動下,數學教學應該形成學生擅長數學、喜愛數學的氛圍,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能力等情況進行差異化教學,突出個體的特色教學和學習方法。當然,這里的教學不單單是指對學生進行數學理論化教學,將教材中的知識一一進行灌輸,更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精神的培養,倡導教師要在全面教學中提升學生數學基本知識、專業技能和思維能力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些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師運用短暫的上課時間難以對學生進行系統完善的教學,數學核心素養不能迅速提升,只能通過長期的滲透培養,將理念傳輸給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興趣等。進行滲透模式的教學雖然是將核心素養作為根本目標,但在進行過程中主要依據課程內容特色和教學的不同階段特色,通過深入了解和研究課程階段和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滲透方式以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更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
(二)用滲透模式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建設并不是單獨的學科素養建設,而是針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生面對的各類課程以及學習思維能力訓練等。而數學領域的核心素養主要體現數學特色,首先學生需要具備條理性和邏輯性,具有將抽象思維轉變為形象思維的能力,宇宙中所有現實存在的事物我們尚且不能全部感知,那么面對無形的抽象的概念,更體現了數學的深奧,所以數學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力有較高的要求。其次,數學被大量運用于生活和研究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精確性。當數學公式、概念融入各類課程學習中,數學能力就變成了一種運用工具,具有幫助其他學科深入發展和研究的作用。再次,數學探討的項目具有多樣性,但其內在本質又有相似性。由于數學是一門體系復雜并仍在發展的學科,某一個數學分支都可能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在面對不同學科教學時,要注重實踐創新,只有經歷過實際操作才能尋找到符合學科發展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科的教育,最主要的是把數學科學轉換成數學知識,再把數學知識融匯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這兩個階段需要數學專業、教育專家和師生的多方面努力,共同為學生發展數學核心素養做出貢獻。核心素養下,學生實踐創新、學習能力和科學精神的發展都應當在各類課程教學中滲透進行,將數學知識通過各種教學方式輸送給學生,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和路徑,讓學生既接觸到各類有關數學知識的課程,又能明白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性。
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路徑
教育改革是為了順應社會發展需要,為現今社會輸送更多優質人才。提倡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增強高素質人才,使學生在學科學習中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高效率地完成學習和工作內容。盡管小學數學教學屬于數學學習的基礎,然而數學核心素養也需要從基礎培養,讓小學階段的學生認識到核心素養建設的重要性,并且核心素養在課程中是如何體現的,學生應當怎樣配合教學,發展自身。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除了傳統教材內容教學,教師還可以融入新的教學內容至課堂,明確教學目標和豐富教學方法,通過滲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真正提升自身素養。
(一)把握核心內容,培養科學精神
核心素養中提升科學精神是重要的一部分,這是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疑問,發表自己的見解,對待難題保持不斷深入探究的精神。小學階段的數學難度較低,大多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內容多為具體形象的東西,而不會過分加入抽象思維。然而,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還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如果說小學數學的形象思維是基礎的話,抽象思維就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增加更多數學概念和理論性知識,使得數學運用于各個領域中,聯結起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為拓展學生思維奠定基礎,從而發展科學精神。而對于小學數學課程的設計也要進行新的變化,不單單使用教材提供的教學安排,而要增加與課程相匹配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向學生滲透數學理念,使學生在無形中掌握數學學習的核心要點。
數學教學中著重把握數學的特性,認清了解小學生的大腦開發程度和思維方式,以此作為參考進行教學內容的編排,爭取在符合小學生能力水平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滲透工作,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的本質概念和抽象意義,從而慢慢建立學生對待數學的科學精神。例如,小學六年級學習“位置”一課,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對的方式表示某一位置。小學階段的學生大腦開發較少,對于位置的想象能力還有所欠缺,面對平面紙上的位置只能分清上下左右,難以用數對將其準確表示。這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脫離教材而去觀察教室里同學們的座位情況,將第一排第一個同學座位設置為原點,讓學生通過數數確定自己坐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并用數對形式表示出來。用這樣具象的方式讓學生清楚明白地理解數對表示位置的知識,并運用于教材知識,此法有助于學生通過觀察和想象,理解較為隱晦的數學知識,將難懂的數學理論化為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加強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把握。
(二)激發學生參與性,提升學習能力
發展和培養核心素養應當理解這一概念的內核,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態度。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具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能夠在學習中產生問題,并勇于在課堂上提出疑問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參與數學討論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其獨立思維能力,提升其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讓學生樹立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學習的真正興趣所在。當然,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與學生的長期努力,教師需要積極改變原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探索具有創新性、符合小學數學學習的教學方法。學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與教師進行更多的互動交流,以確保教師制定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學生怎樣學習,因何學習,這一類問題需要教師時常進行思考,教師在分析研究學生學習心理和個人狀況之后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積極面對數學教學,促使學生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小學數學“找規律”一課中,由于學生處于低年級階段,對于找規律的數學思維還沒有深入培養,對于剛接觸這一課內容的學生來說較有難度。為了防止學生對這一課產生恐懼害怕而不想學習的心理,教師應該先給學生舉一個簡單的具有規律的例子,讓學生從中發現真正的規律,再讓學生自己找尋生活中類似這樣的規律,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慢慢發現找規律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也能提高數學課堂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發展數學思維。所以,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路徑。
(三)創設問題情境,增強實踐創新
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高質量的學習有利于提升數學學習效果,實現數學成果教學。而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一言堂”模式,努力創新教學方式,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目標,為學生創建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創性。數學能力的提升關鍵在于勤于思考,學生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深入、有效的思考是教師迫切需要面對的事情。目前,將問題內容運用于實際情境中,創造設計真實的數學環境是一個較好的數學學習辦法,能夠激發學生的深度思考和創造力,促使其與其他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互動交流,在探索研究中不斷進步。這一教學辦法的本質在于能夠將枯燥死板的數學知識從教材中抽離出來,運用于有溫度的現實生活,用抽象知識解決與學生相聯系的現實生活問題,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數學的廣泛運用,提高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從而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需要注意數學情景的選擇,要符合大多數學生的生活實際,讓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參與其中,一同協作討論各類數學問題。
例如,在小學數學五年級“可能性”一課中,教學要求學生能用分數形式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然而學生難以理解數學概率的概念,因此教師可以示例生活中最簡單的存在可能性的情況,讓學生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教師可以準備一個蘋果,打算獎勵給班上的同學,提問獎勵給班長的可能性是多少。學生通過觀察班級人數,能夠較好地理解分數中分母和分子表示的意義。如此一來,即便是晦澀難懂的數學語言,也能輕易地讓學生理解并領悟,并運用于生活和其他學科領域,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有利于學生日后在數學方面的成長。所以,為學生創設情景是幫助學生進行實踐創新的有效路徑。
三、結束語
核心素養背景下,學生與教師需要一同順應改革變化,為實現教育目標而不斷努力。小學數學階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以滲透模式將數學課程學以致用,努力提升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逐漸培養自身成為有價值的高素質人才。滲透教學模式在現實教學中的運用也仍在不斷被分析和探索,部分教師仍在探究滲透發展的路徑,以幫助學生采取科學方法學習小學數學。
參考文獻:
[1]佚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路徑探析[J].好家長,2019(16):119.
[2]夏頂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40.
[3]佚名.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實踐路徑探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218(2):54-59,6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