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蓉
摘 要:靈動有效的課堂教學,取決于巧妙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尤為重要。但是在傳統語文識字教學中,模式相對局限枯燥,甚至很多學生反映不喜歡識字課。讓巧妙的設計能演繹靈動的課堂,以增強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讓他們熱愛漢字、懂得識字,并在識字過程提升識字思維,提升語文素養。
關鍵詞:教學設計;識字教學;靈動;高效
靈動有效的課堂教學,取決于巧妙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尤為重要。隨著部編本教材的出臺,將識字融入不同的活動中,識字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以部編版《中國美食》一課教學設計為例,談一談怎樣以“巧妙的設計”演繹“靈動的課堂”。
一、依據課標,制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后歸宿,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是衡量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標準。教師只有把握課標的要求,以課標為依據,確定教學目標才會準確、精彩。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提出“會寫會認”的兩種不同要求,堅持多認少寫。同時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注重識字的方法。
教學設計應根據相應的年段找出對應的課標內容,認真研讀每一個學段的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并對課標進行細化,甚至細化為每一課時的具體教學目標。如設計《中國美食》一課時,經年段老師反復討論,一起研讀課標,最后把教學目標定為:認識9個字,讀準多音字“烤”;會寫4個字,讀準“美食,紅燒”等6個詞語。
重、難點應針對不同學段的課程標準或學生制定,重點和難點不盡相同。教學重點是教師這堂課應當突破的內容,教學難點則是針對學生難以掌握的內容,教師應分清彼此,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重難點。例如在設計《中國美食》一課時,我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認識9個字,會寫4個字;教學難點是發現偏旁“火”和“灬”的聯系。
二、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研讀教材是上好課的前提。隨著部編本教材的出臺,將識字融入不同的活動中,識字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設計一堂更科學、更多樣的識字課堂教學是一線教師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部編版教材,尤為突出的特點是“全程識字”,低年級的所有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識字展開的,特別設計了兩個專門識字的單元,包括字理識字、生活識字、歸類識字等。
在《中國美食》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們用了字理識字、歸類識字和生活識字等教學方法。如用歸類識字法學習了帶有“火”字旁和“灬”的生字;用字理識字法學習了“炸”字,首先出示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理解“炸”的讀音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同,再通過語境來鞏固“zhá”和“zhà”的用法。
三、分析學情,巧妙設計學習方法
選擇教學方法還遠遠不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開展受學生的實際情況制約,影響教學目標的最終達成。分析學生實際要從多個角度分析,如學生的已有知識、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生已形成的背景知識及技能等。
1.挖掘教學資源,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除了研讀教材外,還應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叭牒跗鋬?,出乎其外”,對教材進行靈活的開發、重組和整合?!吨袊朗场肥嵌昙壪聝詺w類識字的一篇課文,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中國美食》這一堂課中,因筆者地處福建泉州,泉州的美食家喻戶曉,特別是泉州西街是聞明全國的一條街,聚集了泉州美食。為此,在設計時,執教老師帶著班上的學生去泉州西街研學,拍攝視頻,精心剪接,配上背景音樂。導入環節,老師一放視頻,學生就興趣盎然,激起了濃濃的家鄉美食情懷,學生興致高昂,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這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后面的環節作了良好鋪墊,達成從情感體驗至具體行為的深入升華。
2.推敲教師語言,力求具有感染力
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相輔相成、相互滲透,如何讓各個環節過渡自然,井然有序,不容忽視。各個環節的語言表述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來設計,就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表述得通俗易懂、幽默風趣,最好能簡潔、明了、對稱,讓人一目了然。
在設計《中國美食》一課時,老師的語言生動流暢,教學環節設計巧妙,井然有序,讓這堂課成為一個整體,各個環節又具鮮明的節奏感。如教師在課堂結束時說:“同學們聲情并茂的朗讀,讓老師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做一道美食,相信同學們也有同感,那就動起來吧,回家做一道美食,下節課跟同學們分享你制作的快樂?!边@樣的結束語不僅布置了作業,還激發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美食的欲望。
要讓整堂課一氣呵成,自然流暢,巧妙的過渡語必不可少。巧妙的過渡語能把教學過程的內容、方法等有機地連接起來,使各個環節結構緊密,渾然一體,給整個課堂教學增添美感、藝術感。
《中國美食》一中,我們精心推敲每一句過渡語,力求銜接自然,語言富有感染力。譬如在學生學完“香煎豆腐、蛋炒飯、蒸餃等”詞語后,老師說:“其實呀,這些詞語中還藏著一個小秘密呢,它們當中都有一個字,表示這道食物的制作方法,細心的你們能找出來嗎?”巧妙的過渡語,既能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又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總而言之,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恰當的教學設計,打磨高效的課堂,必須依據課標,研讀教材,分析學情,精心設計,關注課堂動態生成,使課堂更加精彩。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