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4年12月,教育部開始對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進行修訂。在課程標準完善期間,關于地理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地理核心素養是地理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必要而關鍵的地理素養。它的數量較少,內容更精確。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本文將以高中地理教材為例,分析高中地理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地理;核心素養;人教版
采取高中地理教科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為一個例子,本文進行了判斷和分析的概念和水平分類的核心質量元素地理學科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對普通高級中學地理課程標準(草案)進行了磋商。以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構成分析。
一、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要素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
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性這四個要素組成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學的核心素質體系。總的來說,它們在教科書中的比例是不同的。據統計地理學的核心元素表的每個部分高中地理教科書,
人地協調觀占據的教材比例較大,是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基礎,包含著人口觀、資源觀、發展觀和環境觀等,幾乎滲透于高中地理教材的各個章節。
自從人們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以后,國內的地理學分析成果和過去時期相比較來說,地理研究學家通過消耗、參考國際上的分析理論為主要內容,利用任務去拉動科目,再根據相關的分析方向去對理念以及分析案例展開總結規劃,這樣就會分析出很多好的資料和作品。國內的地理學在現階段已經獲得了比較不錯的發展成果,成績在國際上是很不錯的。建立了很多具有指導理念的框架以及結構,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們國家地理學中發展最快的一項科目,但是和比較發達國家的地理學成果相比較的話是有著比較大的差別的,就像研究的范圍是比較集中的,很多研究學家對分析熱點范圍的旅游發展問題是非常重視的。缺少很多分析的成果,同時也缺少貫徹全局的分析角度等。地理科目在國內還并不具有充分的國家特色,因此就沒有辦法被相關的學術界所認可。
二、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要素內在關系構成分析
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地理核心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人地協調、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四個要素。通過對地理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和層次構成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核心素養主要出現在高中地理的教材當中,而在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當中是十分關鍵的,地理核心素養與地理教材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一) 人地協調觀與其他要素的關系構成分析
人教版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當中,體現了人地協調的概念。在這一個要素占據整本教材當中的19.6%,人地協調觀在教材當中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也是地理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在進行地理活動當中必須要以人地協調觀念作為一個指導的觀念。在人教版的地理教材當中,關于人地協調觀的培養的模式一有三十四種,關于模式二和模式三有十五種。這說明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協調概念的培養主要依靠綜合思維,當然與地理實踐和區域認知是分不開的,但相對而言更少。
(二) 綜合思維與其他要素的關系構成分析
在人教版的地理教材當中,共有172本,占據了一半的比例。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于在必修地理教材當中,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同時在各個地理要素之間需要相互影響,但是要素之間也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地理思維當中核心的模式是綜合思維。在學習當中,需要應用綜合思維,這樣才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分類綜合思維和其他三個元素之間的關系在高中地理教科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分成以下六個模式:全面思考和三個元素之間的關系的核心質量地理在高中地理教科書有六個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基于綜合思考,第二種模式是基于人與地球協調的概念;以綜合思維為核心,以區域認知為基礎;模式三,以綜合思維為核心,以地理實踐為基礎;模式四,以綜合思維為核心,以人與地球協調的理念和區域認知為基礎;模式五,以綜合思維為核心,以人地協調的理念和地理實踐為基礎;模式六,綜合思考,核心是區域認識和地理實踐。這六種模式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比例參差不齊。
(三) 區域認知與其他要素的關系構成分析
高中地理教材中區域認知的比例相對較小,只有50人,約占15%左右。想要了解一個地區的地理狀態,需要事前了解地區的主要特點。之后從區域認知的角度出發,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優勢,在最后從綜合的角度分析怎樣進行可持續性的發展,在高中地理教材當中,需要研究好地理核心素養,以及了解要素。
(四) 地理實踐力與其他要素的關系構成分析
地理的實踐能力是實踐的過程當中調查以及模擬活動所需要具備的一些實踐能力,對于簡單的地理圖像,可以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細心的進行觀察,初步的了解其地理信息。對于比較復雜的地理事件,我們需要通過實地調查、實驗等實踐方法來獲取深層次的地理信息,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當中,教材共有四十多種,占據整個高中教材的13%左右,地理實踐能力也是地理教學內容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協調觀念、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都是地理的實踐能力。現如今地理教材內容正在向著地理實踐能力進行培養。
三、 結論
中國還依賴地理核心素養的其他三個要素。地理的核心素養是現如今的教育行業當中主要的重要內容,地理素質教育對于地理教學而言,為我國的學生學習地理指引了方向。教師要注重地理核心素養各個部分之間的內在關系,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滲透,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蔡文藝,周坤亮.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設計一一蘇格蘭的經驗和啟示[J].遼寧教育,2014(13):32-33.
[2]裴新寧,劉新陽.為21世紀重建教育一一歐盟“核心素養”框架的確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54-55.
[3]王向東,袁孝亭.地理素養的核心構成和主要特點[J].課程·教材·教法,2014(12).
作者簡介:李慧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泉州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