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慶 肖廣英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學校的教育體系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近年來,在學校教育中最被社會所關注的話題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作為整個教育階段最為基礎的學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決定著學生的日后學習和發展,也正是如此,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成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數學課堂教學 培養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現階段我國教育教學工作中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任何一門學科課程的開展都不僅僅是為了對這一門學科的知識進行傳授,而是要通過對這一門學科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樣是一項復雜性的教學任務,其中涵蓋著非常多的內容,例如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數據分析意識、空間觀念、數感、運算能力、幾何觀念、推理能力以及符號意識等眾多方面,因此,怎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非常艱巨的教學任務。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小學教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培養學生具有可以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以及讓學生具備運用數學思維對社會進行觀察和認識的能力,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意識有一個全面的提升,特別是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從小學教學新課程標準能夠看出,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新課程標準改革后所提出的一項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在目前新課程標準改革在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做為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學生進行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進而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1]。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措施
(一)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提升學生的數學應試能力,因此教和學都會嚴重受到教材的局限,沒有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這就會嚴重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實踐素養。目前,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出發點,為了培養學生可以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將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進行緊密聯系[2]。
例如,當老師為學生進行《除法的簡便運算》這一知識點的講解時,老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以下問題:“假設兩年前你們的數學老師已經四十歲了,現在我們知道數學老師有一個兒子,數學老師的年紀正好是兒子年紀的倍數,并且這個倍數不會超過六,現在要問大家數學老師的兒子今年可能是幾歲?”通過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首先,可以達到讓學生復習之前所學的乘法運算的知識,并且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思維從乘法運算過渡到除法運算,這樣更適應學生的學習規律。并且老師是根據學生現實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進行的舉例分析,并沒有單純的運用理論性假設,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加強對實踐運用和理論學習的聯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和數學學習效率[3]。
(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個體進步。老師在對知識進行講授的過程中,不應該沿用傳統的固化思維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受到局限,應該創新教學方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要盡可能的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4]。
例如,任課老師在為學生開展《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老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都最熟悉的雪糕棒進行游戲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學生進行雪糕棒擺放的引導,讓學生加深對數字的理解程度。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利用雪糕棒擺出各種不同的圖案,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充分滿足了小學生愛玩愛動的天性,也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從而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揭示數學學科的魅力
大家普遍認為數學就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固式化學科,其實并非如此,數學作為一門教學與階段的基礎學科自身也具有一定獨特性的魅力,這就是數學學科的美。數學學科從本質上講也是一種創造性藝術。老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的為學生揭示數學學科的魅力,只有任課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美學的啟迪,才可以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而更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5]。
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或多或少的將課本之外的事物引入到知識講解中,運用淺顯易懂語言,為學生揭示數學知識的魅力。例如,老師在為學生開展《有余數的除法》這一教材內容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十一個草莓讓一個學生將這些草莓平均分給三個同學會怎么樣?平均分給五個同學會怎么樣?平均分給十個同學呢?……用這種學生都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這一數學知識將他們經常會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和對自身的用處,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數學這門學科,為學生的日后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對方面素養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非常豐富,其中涵蓋著學習的自主發展、學生的文化基礎以及學生的社會參與這幾個方面,共包含六大素養,即科學精神、責任擔當、人文底蘊、實踐創新、健康生活、學會學習。隨著小學教學新課程標準改革中核心素養的提出,對小學各個學科的教學來說都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在傳統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限制,在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傳授,沒有辦法在課堂教學中承載更多的教學意義,也沒有辦法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全方面的培養[6]。現在,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想要承擔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重任,就一定要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通過課堂實踐教學鍛煉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
例如,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對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進行具體分工,共同完成一個數學題目,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分享意識、合作意識。再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小老師”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輪流到講臺上擔任“小老師”為其他學生講解一道數學題目,這樣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當然,這一活動不適宜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因為,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7]。只有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地創新,才可以讓數學教學跳出應試教育的窠臼,從多方面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傳授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這些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即學生應該要具備的核心素養,以及可以通過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核心素養。老師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結合,為學生創造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條件,鼓勵學生放手大膽的參與到各種數學知識的探索活動中,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讓小學生在實踐探索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學習樂趣,從真正意義上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高鳳玉.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教育,2017,(02):00271-00271.
[2]蔣月秀.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學周刊,2017,(30):109-110.
[3]龔曉瓊.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8,(20):78-78.
[4]張曉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贏未來,2017,(21):0093-0093.
[5]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吳正憲老師“小數除法”教學為例[J].小學數學教育,2016,(21):3-5.
[6]陳凌芳.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152-153.
[7]向勇.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成功:中下,2017,(17):00159-00159.
(作者單位:[1]張明慶,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田黃鎮西羅小學;[2]肖廣英,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田黃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