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玲
【摘要】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實行以來,解決了傳統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其中有關核心概念有效教學的問題尤為突出,因此,如何有效促進數學核心概念的教學成為教師一直思索的問題。基于此,筆者提出“相關知識串聯,把握數學體系”“問題情境教學,豐富教學環節”“利用生活實例,培養應用意識”等核心概念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其他數學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 核心概念 數學體系 情境教學 故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136-02
數學核心概念是學生進行其他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做好數學核心概念的有效教學對高中數學課堂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相關知識串聯,把握數學體系
數學核心概念不單單是指一句話的定義,還有性質、類型等多種內容。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過程,教師應當將與數學核心概念相關的內容進行聯系,促進學生構建數學知識框架,形成高中數學體系。
例如,在進行“函數”這個基本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知識之間的串聯關系,促進教學過程的進行。在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對“函數的定義”“函數的性質”“函數的具體類型”以及“函數的應用”等內容進行學習,并根據這幾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函數”知識體系的構建。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上述幾部分的知識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使學生在刻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更加深化上述幾部分知識與“函數”概念之間的聯系,同時,使學生在刻畫好的思維導圖中,能夠一目了然不同函數性質、類型等內容之間聯系,提高學生對“函數”概念的認知。不難看出,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構建相關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進行理解,構建高中數學知識的框架體系,從而提高核心概念的教學效果。
二、問題情境教學,豐富教學環節
問題是貫穿課堂始終的,在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問題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使用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在剖析問題答案的過程中,能夠深化對核心概念的認知,提高核心概念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直線和方程》這節課“斜率”概念的講解時,教師能夠通過問題構建教學情境來促進學生理解。在課堂中,教師根據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對本節課的要求,以及教材中對《直線和方程》這節課知識的安排,提出“直線的傾斜程度與傾斜角有什么關系?”“怎樣才能夠確定一條直線的位置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怎樣表示傾斜面的坡度,也就是傾斜的程度呢?”等問題,引導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使學生在上述問題的思考過程中,能夠得到相應的答案,并在得到答案的過程中,深化對“斜率”概念的認知。同時,教師以相關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斜率”概念進行思考,也能夠提高學生進行數學核心概念學習的自主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顯而易見,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提出相關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進行思考,促進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提高對數學概念的認識,從而實現高效的數學核心概念教學課堂構建。
三、利用生活實例,培養應用意識
生活與數學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對數學概念進行解讀,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將生活中的內容與數學概念相結合,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實現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隨機事件的概率》這節課的“隨機事件”核心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例來促進教學進行。在課堂中,教師提出“在衣服檢驗的過程中,檢驗員要從十件產品當中挑選出來3件次品,檢驗員隨機抽取一件產品的事件”“有三個班級,每個班級在一個星期的六天當中被安排到某個游泳池游泳一次,有關游泳日期安排的事件”等生活中的實例來進行講解,能夠使學生從身邊中出現的生活事件出發,對“隨機事件”的數學概念進行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深化學生對“隨機事件”概念的記憶。可見,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使用生活中常見的實例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進行數學核心概念的解讀,提高學生對數學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應用意識。
四、利用故事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都有聽故事的愛好和興趣。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數學故事融入其中,提高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興趣,從而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
例如,在“集合”這個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來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在課堂中,教師向學生講述“康托爾是德國的數學家,創立了集合論,成為十九世紀的成就之一,并出版了《集合一般理論的基礎》一書,在這本書當中描寫了康托爾有關集合的思想,并且他通過建立處理數學中無限的基本技巧,推動了邏輯數學的發展”的故事,使學生了解“集合”概念的來源以及其應用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利用“集合”產生的來源向學生進行集合概念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理解故事中含有的集合概念思想,從而深化對“集合”概念的認知。顯而易見,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故事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概念的興趣,促進學生更為主動地進行數學概念的學習,提高數學核心概念的教學效率。
五、借助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理解
多媒體是最早的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形式,在當前的教學當中,教師也常常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效率。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能夠豐富核心概念的呈現形式,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實現高效的數學概念教學課堂。
例如,在進行“三視圖”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在課堂的開始,教師利用多媒體當中的PPT將該概念展示在投影屏當中,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的開始意識到教學的內容是“三視圖”概念,之后,教師利用圖片展示軟件,將“汽車的手繪三視圖”“房屋建筑的三視圖”等生活中常見的三視圖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在色彩斑斕的圖像中,對“三視圖”概念有一個宏觀的認識。緊接著,教師使用flash動畫的形式,展示空間立體圖形進行三視圖的講解,提高學生對“三視圖”概念的認知。最后,教師利用圖文結合的PPT形式對“三視圖”概念進行總結,深化學生對“三視圖”概念的認知。不難看出,在進行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多樣形式進行核心概念的講解,能夠豐富數學核心概念的表現形式,使學生在動靜結合、色彩斑斕的視頻和圖像中加深對核心概念的認知,提高高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核心概念的理解,從而為其他數學知識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更加順利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白桂華.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教學的研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08):28.
[2]詹春富.核心素養關照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新探[J].考試周刊,2018(67):116.
[3]沈利梅.挖掘概念本質 發展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概念課的教學與思考[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8(1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