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時代下,如何追求課程標準下的基本理念是教師需要考慮的新要求。學習方式、學習方法、學會學習是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本著發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出發,文章結合教學實例,從探究性課堂特征出發,再到探究性具體教學做法等,從而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性;教學舉措
高中數學不是簡單的熟記幾個數學公式、性質、定理等就能學好數學知識與能力,而是要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科抽象邏輯思維。為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習者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勇于探索,有效達成教學實效。
一、 探究性課堂教學
探究性課堂教學,以課堂引導探索為主,學生在教師有序啟發下,結合學習、生活的生活經驗,在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探究過程涉及眾多數學基礎知識與數學能力,以生生合作、師生互動、個人思考等綜合完成課堂學習任務,達到理解數學教學概念、性質及其應用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也是迎合了當前核心素養時代的需要,有效地迎合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內容,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 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運用策略
探究式課堂教學要依托教學實際,從多元角度思考,本著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出發,選用實用性教學策略。在高中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一)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數學教材》主編寄語中引用到這樣一句“看過問題三百個,不會解題也會問”,這深刻體現了提問題的重要性。數學教材中編寫的“探究、思考、觀察與問題”正是這個目的。
例如,在人教A版(選修2-3)中“分步乘法計數原理”教學時候,筆者曾設計如下情境問題:如下圖,一條電路從A處到B處接通時,有多少條不同的單一線路?
對于這個源于生活中的電學問題,很多學生都能看得懂這幅圖。很快學生們小組合作、個人思考后形成如下解決方法:(1)列舉法:K1K3,K1K4,K1K5,K2K3,K2K4,K2K5,即6種;
(2)畫圖法:3+3=6(種)
(3)用乘法:直接列式2×3=6,即6種。
在討論的時候,很多學生都說:“題目太簡單了!”此時,筆者說題目是簡單,但是對比三種做法,不難得出哪種方法最簡便、直接。通過以上三種解題方法,學生已經初步理解分步乘法計數原理,達成了課堂學習目標。教師引導學生,其實很多數學問題無論復雜還是簡單,看問題不能單一化,需要從多角度去看,解決問題時需要從最簡便的做法去求解。
(二) 自主探索,達成實效
探究性學習策略是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課堂有效引導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選擇有效、具有探究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教師教學問題中展開有效討論,這種教學旨在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地位,凸顯學習的重要方式。對于教師而言,需要挖掘具體教學問題,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要學會收集、分析、處理具體教學問題信息,用數學知識、性質、定理、思維等在問題情境中猜測、論證過程,實現數學學習與實際問題的有效融合,達成學習數學的過程。
例如,在教學“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中,筆者用同一道函數習題設計了三道小題,這道習題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環節。為此,在教學前,教師需要先復習這部分教學知識,為課堂教學奠定知識基礎。具體導數函數題目為:f(x)=13x3-4x+4,其三道函數問題為:(1)求函數f(x)=13x3-4x+4的單調區間;(2)求函數f(x)=13x3-4x+4的極值;(3)求函數f(x)=13x3-4x+4在[0,3]上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這道導數的應用大題中,不僅有解決函數單調性與導數的問題,還有函數極值與導數問題,更有函數最大值、最小值與導數問題。這里用一道函數大題解決以上問題,可謂有效提升了學習實效,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能有效遷移知識。
(三) 質疑深化,實際應用
反思一直是高中數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在學習一段時間后鞏固并完善所學知識,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反思中產生的一些質疑問題,則是反思的意義所在,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質疑反思。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
例如,學校在一次全縣高中開放周的“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與體積”觀摩課上,講到錐體體積是同底等高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時,用實物沙子與學生一道做了一個實驗。而后得出結論,但有的學生還是產生疑問,如“若換圓柱體會如何?”“能否進一步在理論上證明呢?”“老師你的實驗準確嗎?”等,這些質疑太好了,課內通過筆者的解釋和課后學生自己通過用水實驗以及閱讀必修②第34頁的“探究與發現”,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理解,質疑能力和發現問題能力得到充分培養。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一直是眾多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科,如何有效地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取決于教師如何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為此,教師需要以數學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探索,逐步得出學科的結論,并適當地加以靈活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熙.新課程下高中數學探究性課堂教學研究[J].數理化學習,2011(2).
[2]陳鋒.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7).
作者簡介:
林滿連,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上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