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高考改革背景下,生涯規劃教育被置于相當重要的位置。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職業理想,而且有助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多維度目標。本文針對生涯規劃教育融入數學教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希望能為提高學生素質教育貢獻一定力量。
關鍵詞:生涯規劃教育;高中數學教學;融入方法
一、 生涯規劃教育融入數學教學的意義
從當前社會人才需求形勢來看,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天氣預報、衛星發射,無不充斥著數學的計算與描述方法,各行各業對于數學應用型人才需求量巨大,發展前景廣闊。數學教學尤其是高中數學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人才培養作用。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涯規劃教育,以就業方向為導向,建立數學教學科學方法體系,對于數學學科教學發展、適合學生發展,豐富課程資源、拓寬知識領域,以及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研究拓展技術領域,乃至更好地適應與服務社會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 當前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
近幾年來,雖然新課改體制的推行,進一步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是實際多數高中數學教師對于這一工作的實質仍然存在誤解。教師往往只關注自己教學中提出問題的多少,而忽略學生的主動式探索問題,學生僅停留在機械跟隨教師步伐的層面,難以積極地開拓創新,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二) 學生思維空間受限制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某些教師仍然迫于升學考試的壓力,忙于追趕教學進度,講述數學知識方法,不給學生留足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急于給出解題的答案,這樣的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活動,勢必會限制學生數學思維的開拓和發展。
(三) 脫離實際運用性較差
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由于未能充分以就業需求乃至社會發展為方向,缺乏生涯規劃教學的內容,也欠缺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性。長此以往,不僅很難滿足學生追索提高的心理需求,打消其積極主動性,教學的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學生缺乏活學活用的能力,難以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因此,必須將生涯規劃有效融入數學教學中,讓其充分發揮作用。
三、 生涯規劃融入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 劃分小組收集信息,認識數學應用價值
將生涯規劃融入數學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從事數學相關事業的熱情。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劃分數學小組,以某一數學知識作為主題內容,讓同學們收集不同領域的相關資料。以數列知識的應用為例,如劃分小組分別收集物理化學、天文學、生物保護、資源分配、經濟生活等方面的資料,發現機械抽氣原理是采用體積膨脹來降低氣壓,碳元素在生成化合物總需擁有4個共價鍵,研究植物葉片內在序列及結構關系,了解國民生產總值、存貸款問題,關注年資源開采量與可再生資源使用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等。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社會生產、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認識到數學知識應用的價值,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 確定數學教學目標,問題具備職業導向
教師要將生涯規劃科學融入數學教學中,就要合理設定數學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增強分析、理解、概括、運算本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小組調研活動,經歷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他們數學廣泛應用;構建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如提出問題要具備導向性,使學生思維向某一確定方向延伸,引導學生在實際中發現數學規律、導向職業發展。
(三) 重視數學建模思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形成一套嚴謹的邏輯思維方式,養成周密做事的習慣,使其終身受益。學生要重點提高自身數學建模能力,注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效果,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實踐活動。還以數列知識為例,假定某類生物細胞每20分鐘分裂1次,我們則可以通過建構等比數列模型,來計算某一時刻該細胞的分裂個數,再在顯微鏡下來觀察實際情況與計算結果的差異。由此可見,構建數學建模思維,對于日后職業生涯,乃至社會發展需求都有重要幫助。
(四) 數學職業生涯探索,分享交流拓寬視野
每個學生都存在個性差異,因此生涯規劃與數學學習融入的效果不同,每個同學也都有一些問題和相應收獲。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機會,來提出數學學習困惑與分享數學成長經歷,并幫其梳理數學難點問題,鼓勵學生隨時交流與職業生涯相關的數學知識內容。讓生涯規劃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學生數學與各學科的綜合發展,乃至個人內在潛能的開發。由此,以生涯規劃為導向,滲透數學課堂教學,助力學生謀得最佳人生。
四、 結語
生涯規劃教育融入數學教學的益處已無須贅述,希望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讓生涯規劃教育成為學生發展航程上的燈塔,促進學生的數學乃至全部學業的長足進步,以及個人潛能的充分開發。
參考文獻:
[1]張平.淺談高中生生涯規劃與數學教育結合[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
[2]張程艷.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研究——以“數列的實際應用”為例[J].教育,2018.
[3]王志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探索[J].好家長,2015.
作者簡介:盧建彬,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