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說“錯題”是伴隨著學生一起成長的。教師在面對學生出現錯題時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善于利用學生錯題資源,將它化作一種教育的契機,讓學生在糾錯、改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展思維,實現創新,讓錯題變成寶貴的教學資源。
關鍵詞:初中數學;錯題集;教學作用
一、 錯題集的整理
(一) 指導學生學會整理錯題集
有些學生誤認為錯題集就是把做錯的題在錯題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而已,其實這樣的做法與罰抄無異,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指導學生學會不僅要把原來錯誤的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錯題本上,而且還要用紅筆在錯誤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后記錄下該題所考查的知識點、錯誤原因以及正確解法,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可以再寫下多種解題思路。
在錯題收集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自我檢驗、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 錯題集是設置練習的依據
不僅學生要整理錯題集,教師同樣也要把錯題集收集加到平時的備課工作中。初中數學每天都有練習,面對花樣繁多的練習卷、提高班,怎么把學生從題海中拯救出來,讓練習更有目的性,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們每天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某幾個錯誤總是大概率地出現,特別是在了解學生的解題思路后,我們還能驚訝地發現他們居然“錯得理所當然”,這樣的問題不解決后患無窮。因此教師收集學生考試與作業中的“錯題”,可以明確每個教學內容在教學中缺憾的地方,從而檢查和修正平時設置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做出調整。制作出對于本校學生的更有針對性的校本作業,從知識漏洞的源頭進行補缺補漏,讓“錯題”成為“開啟智慧的寶貝”。
二、 錯題集的作用
(一) 利用錯題集備課
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每位老師心中都有一本厚厚的“學生錯題大全”,因此在備課和教學中可以告誡學生:此處的易錯點是什?如何避免犯錯?正確的解答就如何進行?通過多種方式的設問,讓學生有效地減少錯誤率,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而對于某些特征的錯誤往往與學生自身特點有關:如:審題不清;計算上的差錯;邏輯思維不夠縝密;理解不夠透徹、準確等等。對此,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做個體關注,個別輔導。
(二) 利用錯題集做例題
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如果直接按照課本內容平鋪直序,可能會讓學生有味同嚼蠟之感,所以,如果能從他們的身上找到講評點,那么學生的探究之心就上來了:這個同學是怎么想的?題目應該還可以怎么處理?錯誤原因是什么?有思考才有收獲。比如,最近在學習列代數式的時候:已知有一個三位數,它的個位數字是a,十位數字是b,百位數字是c,問這個三位數如何表示?我先從已知具體數字的幾個三位數入手:123、510、478,我趁機提問:可以仿照這幾個三位數的表達方式,把問題中的三位數表示為:cba嗎?(其實這個答案在實際作業中出鏡率非常高)面對我的問題,學生疑惑了,思考之后,反過來提問:cba應該表示的是三個字母之間的乘法運算!而123這樣的三位數,它的三個數字并不是乘法運算的關系連接的。我抓緊問:那它們三個數字是怎么與對應的三位數聯系起來的?這個時候,大部分人沒有猶豫:100+20+3!我再問:那么用字母表示三位數呢?學生回答:每個數位對應的數就應該乘以對應的倍數再相加!最后,再加幾組相似類型的練習。這樣一來,這個知識點的教學就更萬無一失了。
利用錯題做例題,可以讓學生更有參與感,并且例題也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為知識的掌握奠定更好的基石。
(三) 利用錯題集調整教學實效
初中數學錯題集的使用并不只是“馬后炮”行為,整理出來,還要不斷地“回頭看”,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錯題,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對問題要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并將這些問題進行適當地改編、制作成專題訓練等形式,為以后的教學做好預防,慢慢積累成經驗,從而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實踐證明,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及時抓住問題,而且也要利用好錯題當中的反饋信息,因勢利導,讓學生及時、有效地掌握他們在學習中的失誤之處。那么教師只要精講精練,在薄弱處重錘敲打,學生的學習就會更踏實、教學效果會更明顯。
(四) 利用錯題集做好復習工作
初中數學的復習課是最難上的,有“炒冷飯”之嫌,學生往往會把復習等同于題海戰術,做大量的、重復的練習,結果是——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這種復習方式在當前“減負增效”的新背景下,有效性在哪里?因此,教師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學生復習有效,又得心應手呢?”
首先,在復習中要理清復習的基本目標、復習的知識框架、復習將要設定的難易程度,課堂復習才能有的放矢,復習的針對性才能得到提升;其次,恰當選取習題至關重要,選材正確才能避免復習教學的盲目性,避免做無用功。這個時候,由于有了對“錯題集”搜集整理,平日學生易錯處我了如指掌,只要把“錯題集”中的習題稍加整理,就可以分析出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和知識盲區,便于抓住復習重點,提高了復習補救的針對性;最后,教師還可以對錯題集進行教學反思,設計復習題。舍棄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因此使教學思路更明確,教改步伐更堅實。學生自己也懂得了如何依據錯題,重點攻關、補救、反思、進取、創新,各方面相得益彰,從而達到消化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懷麗珍.淺議中學數學總復習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2(6).
[2]賈金平.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錯解的病因分析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6(7).
[3]范詠梅.“錯題集”的有效建立和利用[J].新課程(中),2011(8).
[4]楊翠麗.淺談心理學視角下八年級學生數學錯題成因與對策[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8).
[5]董芬.有效課堂關注細節——教師“錯題集”的搜集、整理和收獲[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12):12.
[6]李峰,陳兆明.對數學錯題本的探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0:1、2.
[7]陸海鳴.合理利用數學錯題集[J].教育教學論壇,2011(23).
作者簡介:
黃舒娉,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