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教學工作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教學模式的改進需要經過實踐考驗,目前提出的課堂互動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但是目前教學模式還不成熟,互動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改善課堂氛圍,加強學生自我思考能力,讓學生在課堂的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課堂互動
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一直很難進行,很多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過于程式化,沒有理解接納、靈活運用,針對這一現象,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互動教學凸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互動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進行討論、交流、總結等方法,讓學生能夠全面、高效的學會課堂知識,并在交流互動中達到理解且能靈活運用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小學數學課堂的互動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情況,積極地去構建課堂互動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數學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 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弊端
(一) 課堂教學沒有一個好的交流環境
在小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互動教學中一直沒有一個好的交流環境,教師沒有重視課堂中交往互動的重要性,學生多是被動接受,沒有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很難對數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數學知識的特點是抽象性、邏輯性,一個沒有互動的數學課堂,對于學生的理解就有很高的要求,容易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厭煩,不利于學生學習,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情趣,在課堂時間內能夠有效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
(二) 互動討論過于單一化、形式化
目前的小學課堂的互動教學,教師還是作為主導,教師限制了同學之間的互動,教師擁有絕對的選擇權,與傳統教學幾乎沒有區別,沒有凸顯出學生作為教育主體的教育思想?,F在教學互動多為按照既定的內容,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因為個人情況不同,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為了節約時間提問對象往往是成績優異的學生,對于大多數的同學是不公平的,他們也需要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教育不應該區別對待。教師為主導的互動教學不利于學生的自我思考,數學知識的每一個題目,都有很多種解決方法和思考方向,學生能夠思考問題是主動學習的體現,對未來學習數學至關重要。比如傳統教學過程中,一個數學知識點的講解,講解之后的互動環節是缺失的,往往就是教師提問一個或者幾個學生之后就結束,這樣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了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不利于未來學習數學的發展。
二、 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有效互動的策略
(一)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氛圍
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能喜歡上數學課。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對新鮮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師要利用好小學生的特點,改變課堂教學的思維定式,讓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地參與,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學習《認識圖形》,老師如果只是畫出各種圖形讓學生認識,學生雖然明白,但是這是一個知識的硬性傳授,學生沒有得到充分地理解。不妨讓學生對身邊不同形狀的物體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說出這些圖形的特點,老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歸納,這樣學生會理解的更透徹,記得更牢固,講解過后,老師聯系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來回答,“汽車輪子是什么形狀”“快遞的盒子是什么形狀”“國旗的星星是什么形狀”這樣讓學生得到了充分的思考和鞏固。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學生學習興趣就會大增,自然也就喜歡去學習數學知識,在課堂上輕松愉快地接受了知識。
(二) 多樣化討論,促進學生獨立思考
小學課堂的互動教學中,學生作為主體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課堂互動中,不能拘泥于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互動討論環節要做全面指導,討論要從多角度出發,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數學本身就是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求出一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方法,要讓學生體會到交流之中的樂趣,包容學生的錯誤思想,避免出現“一言堂”式的課堂教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數學知識的討論要做到全員參與,無論對錯都對主動思考的同學給予肯定,錯誤的理解教師給予指出改正,完善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正確的要給予鼓勵,讓他傳授給同學,增加了學生的自豪感,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實現課堂互動教學的目標。
小學數學要盡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對學生進行分組,針對同一個知識點,教師給出同等數目的題目,讓組員之間相互配合,共同討論,哪個組先完成題目獲得優勝,運用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欲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讓學生更好地獲得知識。
三、 結論
有效的課堂互動能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使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在課堂中要做好自我定位,引導學生發揮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各種問題和個體不同,努力促進學生和老師的討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課堂教學氛圍,養成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使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下,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芮.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策略[J].成功:中下,2018(2):00172-00172.
[2]于海剛,王玉萍.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有效課堂[J].學周刊,2018(4).
[3]謝海霞.凸顯互動導學,建構高效課堂——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有效互動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41).
作者簡介:
吳校平,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東流鎮金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