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佼
摘 要:備課是教學的關鍵所在,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好與壞,跟備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備課是教學中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師只有在課下認真備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教學中開展順利。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總結,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才能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導作用,那么,談談認真備課的想法和見解,分為幾點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備課;技術性
一、教師要仔細讀懂教材和掌握教材內容
我們教師要反復讀教材,要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全面的掌握。在研究教材的時候,我們不僅要精讀,也要邊讀、邊欣賞。教師應該對課文中的詞語熟練掌握。通過反復閱讀課文,教師才能全面吃透教材,對教材的掌握,從片面到全面,從簡單到復雜。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還要融入教材以外的知識,跟教材相關的知識點,還有自己的閱讀感受等。
教師還要對教材的教學大綱進行分析,要善于把握重點和突破難點。只有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能做到心中有數,每節內容都能合理安排,在進行簡單知識和疑難知識講解的時候,就能找出合理的時機和懂得怎樣銜接教學內容,找出他們之間的關聯所在。教師需要提前對教學內容要進行一個合理的規劃,我們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要做到。
二、教師應對班級學生進行分析,備好學生
教師要運用現代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進行分析,先對學生有所了解,要知道所有的教學活動都離不開學生。在備課過程中,對學生的分析很重要。這樣教師在講解重點和難點的時候就能契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能力。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還有了解他們的接受程度。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好的方法。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備課還應該考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處理好課堂的各種意外。另外,從閱讀文章的角度來說,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語文知識,還應該掌握哪些內容也相當關鍵。教師在備課中,要充分設計教學內容,發揮教師的“教”,加強學生的“學”。備課的內容,盡量能夠讓學生發散思維,可以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會質疑,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改變教學方法,遵循新課程理念教學
傳統的教師備課主要是從“教”出發,但是這種備課方式和新課改是相背離的。我們教師要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遵循新課程理念教學。教師要把備課內容體現在“學”上,設置的課程內容應多以教師互動和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閱讀新的課文,在課文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跟文中的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得到全面教育。
教師對教案的設計要豐富多樣,使文本內容能夠感動自己,從而感動學生。教師自己要理清文本的過程、方法和感受,然后根據文本內容,設計出教學的思路和方法,設置巧妙的情境。
總之,小學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好與壞,取決于教師怎么去備課和操作。我們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時刻緊扣教學的目的,要做到簡潔、系統,還要多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教師做到了以上內容,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和穩步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段愛芬.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析[J].中小學教育,2017(3).
[2]趙國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設置有效的情境[J].素質教育(中),2017(3).
[3]康佳佳.有效備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學,2015(3).
[4]劉琳.淺談小學語文備課的重要性[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林曉雯.怎樣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素養[J].中國教師,2016(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