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
摘 要:習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習題是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的“重錘”,是引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向導”。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習題的作用,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潛心設計習題的內容、形式以及坡度等。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簡要論述一些小學數學課堂習題設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習題;設計策略
在各門學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習題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習題不僅能促使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引領學生靈活運用相關知識有效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正因為如此,教師要綜合考慮教材教學內容、學生認知水平以及課堂教學環境等各種因素,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題目,以便更好地發揮課堂習題在夯基固本、拓展延伸等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基于課堂習題的重要性,因此,一直以來,有關小學數學課堂習題設計方法方面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并且也已經取得了累累碩果。下面筆者將在借鑒這些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一些小學數學課堂習題的設計方法。
一、求“趣”——習題要力求妙趣橫生
魯迅說:“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同樣的訓練目的,不同的訓練形式,其效果也會大相徑庭。深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些訓練形式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調動學生認真完成練習的積極性。如此這般,訓練的效果必定會顯著提升。
正因為如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題目的時候務必努力做到求“趣”,即練習題目的形式要妙趣橫生,進而調動學生完成練習題目的積極性。
以教學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人口普查(讀多位數)”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通過多種途徑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數。然后,在課堂上,學生就可以與小組其他成員共同交流這些大數的讀法。如某學生搜集的大數有:長江流域的面積是1807199平方千米;地球赤道長40076千米等。因為這些大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能夠切實激發學生完成這些練習題目的濃厚興趣。
顯而易見,面對妙趣橫生的練習題目,學生的興趣就會陡生,解答練習題目的智慧就會汩汩涌出,解答練習題目的靈感就會頻頻閃現。
二、求“緩”——習題要力求坡度平緩
古人云:“欲速則不達。”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設計練習題目的時候忽略練習題目的坡度,想要讓學生“平步青云”,一步登頂知識的高峰。殊不知,學習知識在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表及里,欲速則不達。同時,如果學生在解答練習題目的過程中,一開始就遭遇滑鐵盧,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就會受挫,解答練習題目自然也就缺乏實效性。
鑒于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題目的時候一定要求“緩”,即練習題目難易程度的坡度要平緩,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層層遞進。
“衛星運行時間”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中的一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圍繞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層次分明地設計一些練習題目。依托這些練習題目,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復習鞏固本課知識。如,教師可以首先設計一些簡單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緊接著,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三位數乘兩位數相關的比較大小的題目。最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三位數乘兩位數相關的應用題目。
教師本著坡度平緩的原則設計的練習題目,就好比是引領學生登頂知識高峰的一道平緩階梯。學生一步一梯,拾級而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也會在不知不覺之中逐步積累。
三、求“實”——習題要力求實實在在
聽過幾次小學數學公開課,為了能夠標新立異,這些教師真可謂費盡心思、絞盡腦汁。如簡簡單單的口算練習,教師卻非要將這些口算練習置于“小老鼠”身上,讓學生玩所謂的“打地鼠”游戲。教師的理由是想要激發學生參與口算練習的興趣。而事實上,在這樣的練習中,學生的注意力絕對不在口算題目上,而是在一只只“不安分”的小老鼠身上。顯而易見,這樣的練習題目純屬“花架子”,毫無實效性可言。利用這樣的練習題目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無異于癡人說夢。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練習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做到求“實”,即習題要力求實實在在。
比如說,在每節課設計口算練習題目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競賽的方式。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口算練習活動的積極性,還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口算練習題目之上,進而提升口算練習的實效性。
通過一絲不茍地完成相關練習題目,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全面透徹,對于相關知識的運用也會更加靈活自如。而這也正好說明教師設計的課堂練習題目是實實在在的。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練習題目的時候要努力做到求“趣”、求“緩”、求“實”。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的自信心以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等。
參考文獻:
[1]宋志英.注重小學數學課堂習題設計的實效性[J].未來英才,2017(22):31
[2]丁肖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習題設計策略[J].江西教育,2015(12):7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