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
摘 要:小學英語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教師要注重加強學生英語的基礎知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掌握英語拼寫、閱讀等方法,提升英語素養。可是受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現在很多英語教師依然采取說教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單純地灌輸英語知識,削弱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使其不能在英語教學中感覺到學習的樂趣。缺失必要的趣味課堂無法有效引導學生進入英語知識的世界中,直接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成效,因此探究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的模式顯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教學;教學情境
一、營造有趣的課堂學習環境
環境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趣味教學模式的構建可先從給學生營造有趣的學習環境來入手。有趣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感到身心上的舒適和放松,增加學習的親切感,并且會進行主動交流。教師要做的就是改變學生自身的交流習慣,讓學生嘗試用英語來闡述自己的想法。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用英語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去探索英語世界。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故此,教學過程中十分有必要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通過多種多樣的口語活動,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英語教學中,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利用動作教學方法來提高趣味性
教師在帶領同學們去接受新學科及知識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中的疑慮,樹立其自信心,調動積極性,激發潛在動力,整個過程就是不斷地激發學習趣味性。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時,才會積極主動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小學生本來就活潑好動,在英語的學習中要充分發揮他們自身的天性,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英語。如,在教學表情動作的一些單詞時,可以讓學生都站起來跟著老師一起做表情,學到smile這個詞時,老師和學生就一起微笑,學到run這個單詞時,老師和學生就可以用夸張的跑步姿勢來表達這個動作表情。這種全身參與的單詞學習方法十分受學生的歡迎,趣味性與互動性都很強,非常適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來使用。
三、利用趣味性的導入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英語課堂的導入是保障高質量的英語課的重要開端,通過具有趣味性的導入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融合,以懸念或者問題為開始,借助于多媒體演示都可以抓住學生們的好奇心,有效的導入是高質量的課堂的基石。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不能過分依賴教材進行教學,但也不能脫離教材,而應通過結合教室中的物體和人物設置教學情境。如,在學習Ways to go to school這課時,讓大家猜一下老師今天是怎么到的學校?然后讓小組討論自己今天是怎么到學校的,再讓大家猜一下使用哪種交通工具到學校的最多,巧妙地運用問題,學生才會記住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交通方式,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在導入環節里,老師要注意語言的簡練和有效性,只有把學生掌握到的英語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結合,才能顯著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四、靈活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現代教學中提倡培養創新意識,開拓性思維,讓學生學會發現、探索與解決問題,根據課本上的不多的圖文,可以多增加一些簡單易懂的單詞游戲或字詞接龍,拓展學生的視野,用不同的視野與多種角度探討同一個問題,同時推進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法。布置課前作業時,可以讓學生找些關于課文上單詞與詞組的相關資料,可借助父母協助或同學之間合作完成,同時教師找出與之類似的題材進行探討,比較兩者之間的不同時,讓學生從多角度看問題,評價其優缺點,不但有利于思維的拓展,而且還能加深對單詞的印象。同時,教師也需進行多方面資料準備豐富自身的教案內容。在課堂上完善他們的不足之處,使他們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
五、合理創建趣味性教學情境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新媒體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已經十分普及,聽力是其中的基礎,教學時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對聽、讀、寫等教學進行優化情境的建設。在教學中,運用新媒體例如PPT、影像以及經典電影片段進行配音等方式,建立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快樂。還可以建立英語興趣學習小組,讓孩子們發散思維深入到教學內容中,理解后的英語教學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形式展現出來,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有助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養成,還有利于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及知識理解能力。
英語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英語教學要想成為學生一首喜歡唱的歡樂的歌,一門喜歡學的有趣的功課,我們就需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建立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策略,在充分分析學生和教材后,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靈活地安排課堂游戲,注意形式新穎多變,始終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記憶品質,提升英語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白秀玲.小學英語趣味教學模式應用初探[J].青海教育,2018(5):38.
[2]孫穎.淺談小學英語趣味教學得失[J].中外交流,2018(8):20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