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
摘要:教育重在于“發現、喚醒”,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特點,作為教師,要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和創新潛質,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斷喚醒。通過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質和不斷地喚醒,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用音樂來陶冶自己的情操。
關鍵詞:發現 潛質 喚醒 審美 創新 體驗 實踐
一、創設教學情境,喚醒學生的學習動力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將以往“你教我學”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從而探索出不同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思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地創設不同的情境,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知識變得更為生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了音樂,融入了音樂。我在授欣賞課《梁祝》時做了這樣的嘗試。《梁祝》是由陳剛,何占豪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中融入越劇的曲調等音樂元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欣賞這一類題材的音樂,我在導入部分做了新的嘗試。《梁祝》這個音樂作品要告訴大家的正是“音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樂”,音樂來源于生活。所以,在情境創設的部分,先用故事的形式講述作品的背景:以簡短,形象生動故事導入方式。以此喚醒學生求知的欲望。祝英臺女扮男裝進學堂讀書。梁祝二人日久生情,私定終生。祝父嫌棄梁山伯太貧寒。把女兒嫁給了馬家。梁山泊積郁成疾,終不治身亡。在祝英臺、馬文才結婚當天。祝英臺要求花轎經過梁山伯的墳前,并且拜祭。在祝英臺拜祭時,墳墓突然間打開。祝英臺往里跳后墳墓合攏如初。此時馬家命令下人挖地三尺也要把她挖出來。在大家動手挖的時候。看到了空中一對彩蝶翩翩起舞,比翼雙飛。
說到這里,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聆聽《梁祝》這部音樂作品了。這樣的情境創設較為有效,喚醒了學生的欲望。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感受了學習的快樂,變得非常主動。
二、釋放音樂意識,挖掘音樂潛能
音樂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它有美育的功能,通過聆聽、欣賞、感受音樂,讓學生得到美好的情感體驗。音樂教育若以傳統的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不能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本性。只有讓學生學會“自我發現”,“自我表現”,滿足情感表達的欲望,真正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具活力,也才能進一步更有效地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開放的音樂課堂,自由的課堂結構,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合作中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瑤族舞曲》便在這樣的理念下設計教學過程。開放、自由、輕松,學生能夠參與、合作,讓課堂生動起來。對于樂曲中長鼓的節奏XXX︱XXX︱,我開始引導他們尋找身邊的聲源。他們想到了敲桌子、擊掌、拍腿等來拍拍這個節奏。之后,給學生提供如大鼓、碰鈴、響板、手串鈴、雙響筒等打擊樂器,讓學生為樂曲的主題旋律即興配打擊樂器伴奏。學生很喜歡參與這樣的音樂活動,課堂效果也很不錯。學生也能將主題旋律與色彩或是形象聯系起來。通過這樣的教學、互動,學生開始喜歡音樂這個載體,去投入地欣賞,認真地發現,盡情地表現。
三、喚醒學習興趣,學會自主探究
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音樂教學應該創設能激發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的環境。營造輕松、活潑的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盡量給學生一個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使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美國教育家布盧姆曾說,一個帶著積極性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的更加輕松,更加迅速。布盧姆的話告訴我們,日常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要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學習歌》是學生很喜歡的一首歌,大致聽了幾遍,他們就能跟著哼唱。然而音樂課上也須注重每一個細節。如何學得更好,如何更快樂地學習,收獲更多,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比如歌曲的結束部分是一段“數板”,同學們對這樣的節奏很感興趣,因為之前聆聽過,便把響板交給他們,讓他們念一念這段數板,有的同學節奏感很好,有的個別地方有節奏問題,教育應允許“求同存異”,尊重每一個孩子,尊重他們的能力差異,尊重他們的不同,在此基礎上,稍微指導一下,同學們基本上都能念好。在學會歌曲后,需要“變著法子”演唱歌曲,即設計合適的演唱形式。這樣的活動當然也交給學生了。事實上,他們能夠超乎我們的想象,設計并完成得很好。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養成了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習慣,也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四、探索新型評價,促進潛能開發
評價也是一種藝術,有效的評價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雙會“發現”的眼睛,才能做好這個引導者。課堂上不要吝于評價,也許僅僅是一句鼓勵,卻成為某個學生學習路上前行的明燈。當然,鼓勵也要有“方法”,要善于觀察,像電影影像般記錄學生的言行,將他們的進步記在心上,不斷激勵。有的同學有著豐富的知識積累;有的同學節奏感好;有的同學唱歌聲音響亮,自信、大方;有的同學熱愛表演;有的同學善于傾聽,盡管不善表達,卻在課堂上投入、認真……這每一個特點都是優點。每一個同學都是有優點的,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量身定制”般地給予鼓勵、評價,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是音樂課堂中值得不斷研究、實踐的內容。“發現人的價值,發掘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發揮人的力量”,在“發現”教育的背景下,音樂課堂有了更多的閃光點,更多的細節。經過不斷地實踐與探究,使學生陶冶情操,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大大促進了潛能的開發。
參考文獻:
《音樂課程標準》
《有效教學,和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