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祿
【摘要】學習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內驅力[1]。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做好數學知識的指導和傳授工作,還要加強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將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被動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學”。這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益,本文對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 數學 學習興趣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140-02
前言
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是課堂教學一直達不到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學起來吃力,教師教起來費力,課堂教學通常也事倍功半。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教師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變課堂教學事倍功半的局面為事半功倍的局面,實現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本文以初中數學為研究對象,就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進行探究。
一、營造民主化的教學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初中學生存在一定的“愛屋及烏”心理,即喜歡某科教師,就相應地喜歡這門課程[2]。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做到全身心投入,數學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像個大朋友一樣與學生相處,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日常教學和日常生活中要適當放低自己的姿態,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不要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這樣會給學生一定的距離感。學生不愿意“親其師”,也就不愿意“信其道”。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如渴望自由、渴望空間、渴望得到他人理解和尊重等心理營造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在傳授知識或者講解問題的時候,數學教師不要自顧自地講,要多詢問學生諸如“同學們是否都理解了”“同學們還有什么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嗎”此類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學習態度也逐漸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獲得了自己所渴望的自由、尊重和空間,學習興趣自然也會越來越高。
二、應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教育領域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在信息化時代下,初中數學教師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腳步,積極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創設可視化、可聽化的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另外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3]。相對于教材上枯燥的文字敘述,多媒體可以將數學知識以生動、形象、具體的圖片或視頻形式展現出來,從而取得口述式教學或者板書式教學法無法取得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圖形的平移與旋轉》這節內容的時候,很多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有限,難以想象圖形經過平移或者旋轉后的具體位置和形狀,所以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也普遍較低。為了改善這一局面,筆者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將圖形的旋轉過程給學生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有效突破思維局限。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學生很快就理解了新知識,學習效果也比較理想。除此之外,在講解“位置與坐標”“一次函數”等知識點的時候,筆者也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可視化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加生動直觀地了解知識點,另一方面還可以節約板書時間,尤其在畫各種函數的時候,板書教學非常耗時,而多媒體技術可以大幅度縮短畫圖時間,筆者再利用這部分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使課堂教學氛圍始終保持在一個活躍的狀態,整體教學效果也十分理想。
三、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如今在教育領域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將這種教學方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讓學生的思維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擦出火花,從而實現學生思維和視野的有效拓展。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給每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創造機會和平臺,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提升學生數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這節內容的時候,筆者在課堂上引入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工人們在裝修房屋的時候,為了判定墻角是否是90度,經常在兩面墻的交接處標上一個點,分別在兩面墻上延長出3cm和4cm的線段,再對這兩條線段終點之間的距離進行測量,如果是5cm則墻角垂直,如果不是5cm則達不到垂直要求。這是為什么,有什么原理?”這種來源于實際生活的問題瞬間就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們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欲望。趁此時機,筆者將全班學生按照4到5人一組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相互探討,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學生你一言我一眼展開探討,熱情非常高。筆者則從旁進行指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效果非常好,幾乎每個學生都在這個過程中投入百分百的熱情和精力,課堂教學也因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相對于枯燥的課堂理論教學,學生更喜歡實踐活動。數學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例如,在講解《數據的分析》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不要直接給學生一組數據,讓學生分析這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展開實踐活動,比如“統計全年級男生和女生的人數”“站在某一個路口統計某一個特定時間段內不同類型的車輛數”“全班學生這次考試的分數情況”等,讓學生對統計的數據進行整理,在這個基礎上分析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可以讓學生單獨完成,也可以讓學生和同桌一起完成。這種具有實踐性的學習活動符合初中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學習態度非常認真、積極,但是在考試中取得的成績往往不理想。對于這類學生,我們應當多予以鼓勵,幫助學生找到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然而,很多教師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通常只注重結果,只要學生的成績不好,就一味地呵斥學生、批評學生,一棒子將其打死。這種情況下,學生一切的努力都被否定,學習信心就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弱。因此,數學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學習積極性等,根據這些因素進行綜合性評價,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地完善自己,學習成績越來越好,自信心越來越強,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和潤滑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要落實的一項基礎性教學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要注重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在這個基礎上應用多元化、新穎化的教學方式,如小組合作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以此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主體能動性。
參考文獻:
[1]馬素平.淺談在新課標下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03):95-96.
[2]王子曄.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1):169+171.
[3]吳仁芳,王珍輝.初中數學資優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學研究,2017(02):1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