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婧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國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而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避免由于數學知識的枯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變式教學概述以及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應用等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和研究,進而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和建議,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變式教學;數學概念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質量和教學方式至關重要,創新其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僵化,加之初中的數學知識逐漸變難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數學教學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進而提高數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一、變式教學概述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對學習大多不感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的成績下降,初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學理念落后和僵化,教學方式沒有創新之處,加之數學知識晦澀難懂,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創新其教學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變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所謂的變式教學就是在進行數學教學中,先從一道題出發,之后將這道題中的一些條件以及概念等進行改變,以此為基礎,讓學生舉一反三,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抓住核心,不斷地進行變式,從多方面、多角度引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讓學生理解數學,提高答題效率,減輕學生壓力,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應用
1.問題條件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題目中的問題條件進行改變,讓學生進行解答,進而提高學生思辨能力,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題目中的問題條件進行改變,變成一道新題,進而讓學生進行解答,例如,在學習證明四邊形是正方形的題目中,我們都知道其條件是四條邊都相等,且四個角是直角,但是,在進行證明的過程中可以改變問題的條件,進而讓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加強對正方形知識的鞏固,或者證明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只需證明兩組對邊平行或者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改變條件后是運用了另一個原理證明出平行四邊形,通過這種方式將題目中的條件進行改變,進而讓學生運用各種方式進行解答,并鞏固學習的知識[1]。因此,通過問題條件的改變可以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2.數學概念
通過對數學題目中的數學概念進行改變,讓學生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解答,進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進行題目的解答中,要對題目中可能涉及的概念進行仔細的了解,通過對概念的了解,從而可以對題目進行整體的把握,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概念很多時候都是非常抽象的,對數學概念進行適當的變式,使抽象的概念通俗化,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例如,在講解二次函數時,教師可以將二次函數中不同未知數的條件進行改變,通過改變未知數,讓學生對二次函數的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入,而在學習二次函數時不僅從定義本身的角度去理解,而是結合具體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理解,學生學習起來不會覺得那么枯燥,而且對定義的理解會更加透徹[2]。
3.解題方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不同的解題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解題思路,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不同的解題方式讓學生進行解題,例如,一題多解變式訓練,即引導學生對同一題目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快速聯想及思考問題,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案,從而拓寬思路,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多題一解變式訓練,可以使學生通過某一題的解答,明白此類題的解法,建立數學模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因此,不同的解題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解題思路,并針對不同的題目選擇不同的解題方式,進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3]。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較為繁雜以及教學理念的落后,進而影響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變式教學的方式,對數學中的問題條件、數學概念以及解題方式進行創新,而變式教學是通過不同方法、不同角度等反映出教學中的基礎問題,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并且有力地開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更熱愛學習,同時減輕學習壓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數學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新明.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運用研究[J].科研,2016(12):59.
[2]馮育金.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認識分析和實踐研究[J]. 文理導航(中旬),2014(7):12.
[3]溫河山.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方法探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2(10):48-5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