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耀耀
摘 要: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錯誤地理解了素質教育的本質含義,從而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求的能力,而化學教學的推進也越來越舉步維艱。在新課改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必要保證,同樣也是深入了解化學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探討在化學實驗下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深入對化學實驗下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化學實驗室是學習化學所要用到的特定場所,人們利用它來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奧秘。由于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化學教學中大多采用理論驗證,但是也同時給化學教育減少了趣味性。化學這門課程是新課程當中必不可少的主課程之一,其中的化學實驗又是化學課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理念實踐,所以化學實驗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實驗的探究性和操作性,以及自我思考,是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三大
方面。
一、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1.核心素養的概念
化學核心素養簡單點來說就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中的技能提高以及團隊合作的升級化,通過基本課程的學習達到某個特定目的的樂趣培養。同樣也是對學生所學所用所思所示的總體表達,更是化學實驗下產生的任何事物,比如團隊精神,良好的配合能力以及對身邊事物的探求能力。
2.核心素養的作用
高中化學不同于初中化學,同樣的,高中化學的核心素養也跟初中的化學核心素養有不一樣的作用。高中的化學核心素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概念素養,讓學生能夠具備自己學習的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網絡,為大學的學習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也為將來的興趣培養提供了一定的契機。
二、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1.整合課程化學實驗資源,培養學生化學學習的問題意識
在過去的化學教學過程中,人們大多傾向于知識的灌輸,也就是應試教育,從而導致某些高校為提高升學率而使化學實驗教程日漸僵化,限制了學生在化學實驗下的核心素養的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問題意識,拒絕按部就班的操作,充分調動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提供給學生優良的學習發展環境及設備條件,培養學生對化學物質變化的神奇向往,引導學生自主研發,并給予一定的經驗,讓學生養成多學、多問、多答、多思考、多動手的學習習慣。
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化學實驗資源,有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他們能夠舉一反三地進行思考,并且能夠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地點、物質支持,對課程中的所學能夠提出疑問,要懂得萬物皆有兩面性,要懂得如何思考如何探究,不要盲目質疑,也不要盲目跟從,拒絕隨大流,畢竟偉人永遠都是在自我的世界中找到萬物的真理。
2.培養學生興趣
很多家長都很疑惑為什么高中生對化學缺乏興趣,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沒能在化學學習中發現其中的樂趣,也缺乏正確的認識與良好的接觸。對化學存在誤解,認為化學是危險且無趣的學科,說有很多化學方程式要解還有很多化學元素要背,不過是被表面所欺騙,當學生接觸化學實驗之后就會發現為什么二氧化硫在特定的環境下能夠產生藍光,也會去探究化學實驗下物質發生變化的奇妙樂趣,從而培養學生化學對實驗產生美的聯系。
三、策略分析
化學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個冷門的學科,實際并不是這樣的。化學包含了很多樂趣,比如在春節放的鞭炮,以及色彩斑斕的玻璃,都是物質在某個特定的情景下完成的轉變。在化學實驗下學生的核心素養會比不做實驗的學生要好很多,經常做實驗的人腦子會比常人反應快,也就是比常人靈活的意思,而且經常做實驗的人善于提出常人不敢反駁的言論,其次,化學核心素養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兩不耽誤。
在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學生對周圍的事物都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心理,比如為什么這棵樹是紅色的,這個果實是不能吃的,學生通過化學實驗來解答自己的疑問,而且在實驗下的核心素養能夠很好地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形成的知識網能夠綜合分析解決生活、社會中的問題。把理論加以聯系實際,創造性地分析問題,是化學核心素養的表現。化學核心素養在生活中體現在很多方面,不僅僅是對個人,對身邊的人也有啟迪作用,因此,在化學實驗下學生化學核心素養是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橋梁。
我國近幾年來對教育的發展秉持可觀的態度,認為教育即人才培養,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培養核心素養理應馬不停蹄。化學核心素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化學實驗在生活中的作用,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和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因此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要不斷提高核心素養,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房宏.中學化學核心素養的構成體系與培養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7).
[2]臧景芹.淺談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外交流,2017(11).
[3]王寶斌.發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三大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