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軍
【摘要】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本文主要就高中數學概念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望對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提供相應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 概念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153-01
隨著我國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綜合改革已經在上海、浙江實施。新高考背景下,要求高中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并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具體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全面鍛煉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實踐水平。就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概念教學是制約學生能否理解并運用數學知識的基礎內容,因此,基于高考核心素養教育下,加強高中數學概念教學至關重要。在高中數學概念教學實際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積極融合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概念教學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教育產生深刻影響。在數學概念教學中,信息技術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機交流搭建了平臺,為學生理解概念創設背景,解決問題提供直觀。因此,教師應注重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深度融合,實現傳統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函數單調性概念的抽象過程的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展示函數圖像運動變化過程,從直觀認識出發,引導學生觀察x在哪個范圍變化時,y隨著x的增大而增大或減小?在函數單調性概念的形成中,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圖形語言和自然語言到符號語言表達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抽象素養。在理解函數單調性定義時,體會全稱量詞、存在量詞等邏輯用語的作用,發展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在函數單調性證明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例如,在空間幾何體的概念教學中,利用計算機軟件呈現空間幾何體,幫助學生認識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利用計算機的隨機模擬結果,幫助學生理解隨機事件以及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等。
二、積極創設情境開展數學概念教學
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教學活動應該把握概念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與交流,形成和發展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在人教版必修5等比數列的概念教學中,可以以中國古代《孫子算經》中的問題導入新課,“今有出門望見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雛,雛有九毛,毛有九色,問各有幾何?”。在實際概念教學活動中,應結合教學內容及其蘊含的數學學科素養設計合適的情景和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發現問題,使用恰當的數學語言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教學情景包括:現實情景、數學情景、科學情景,每種情景可以分為熟悉的、關聯的、綜合的。例如,在復數概念的教學中可以介紹復數產生大致經歷的過程:古希臘學者丟番圖時代,意大利數學家卡爾丹的著作《重要的藝術》,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的《幾何》,數學文化融入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渴望,還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三、積極利用反思設置開展數學概念教學
反思設置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對自身學習進行思考和總結,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增強自信,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利用反思設置開展教學,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學生鞏固數學概念,增強學生的概念辨析能力,有利于為學生運用數學概念解決數學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人教版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的概念教學中,在初步教學結束后,授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已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回顧總結,并思考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關系:水滴石穿;驕兵必敗;名師出高徒。通過特定設計的問題(非常規問題、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展示數學理解力,滿足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數學學科素養在師生交流、問題的有效互動中得到提升。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是邏輯思維的基本語言,在充要條件的概念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交流的嚴謹性與準確性,還能讓學生逐步養成邏輯推理的思維習慣,以及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高考核心素養教學背景下,要想提高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實際教學中教師務必要積極融合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全面根據高中數學教材的具體內容為學生構建合適的的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反思和總結,并思考相應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孕育點、生長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其未來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