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鋒
【摘要】分層教學理念近些年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不斷滲透,尤其是在體育課程中,構建層次化的教學課堂,具有顯著的價值。因此,對小學體育教師而言,就需要通過合理的措施,將分層教學融入到小學體育課堂中。對此,本文就對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融入展開分析,探討了具體的教學對策,希望可以給相關人士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 分層教學 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20-02
一、基于學生個體差異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的實施,首先就需要從給教學內容上切入。因為學生個體的不同,所適應的體育運動強度和運動量都是不一樣的。不僅如此,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存在差異,有的力量好、速度快,但是靈敏性和柔韌性不佳。而有的學生是柔韌性很棒,但是力量不足。所以,就需要對學生的個體特點做出全面的分析,然后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具體來說,一般可以依照教學目標來實施分層。比如在籃球課中,教學目標如果是要培養學生的投籃技巧,那么就需要根據學生的投籃水平,將學生分為優秀、中等和一般三個層次,然后設計對應的教學內容。如果是要對于學生的運球技巧進行培養,那么就需要根據學生的運球水平,對學生予以層次劃分。在不同的教學目標下,學生的層次差異是不同的,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對學生分層,然后設計層次化的教學內容,這是實現分層教學的第一步。
二、教學活動的分層實施
在設計了層次化的教學內容之后,就需要在課堂上分層實施教學,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要點。分層教學雖然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如果實施不當,可能對學生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課堂實施中,教師則需要注意隱性實施。比如在教學籃球技巧的時候,教學內容分為了A(優秀)、B(良好)和C(一般)三個層次,一般而言,A層次的教學內容難度高一點,C層次的教學內容則比較基礎。在實施教學時,相對投籃中的基礎技術知識進行講解,然后就可以讓C層次的學生展開實踐練習。之后繼續對B層次和A層次的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投籃技巧介紹,然后再讓B層次的學生進行實踐。教師則繼續對A層次的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技巧介紹。然后再讓A層次的學生進行實踐。這樣,A層次的學生進行實踐時,教師便可以回過頭來對C層次學生進行實踐指導,確保他們可以掌握基本的投籃技巧,然后再依次對B層次和A層次的學生進行指導。
三、實施層次化的實踐指導
實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只有通過實踐,學生才能對相關的體育技巧實現有效掌握。而在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指導可以消除學生體育技術動作上的錯誤。具體來說,對于學生的指導,需要依照學生的層次不同,在詳略和方式上體現出區別。比如還是在籃球教學投籃技巧教學中,對于C層次的學生,他們的籃球基礎薄弱,投籃技巧缺失,因此教學內容是以基礎投籃技巧為主。在實踐指導中,需要以教師演示等較為直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確保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具體的技巧要點。而對于A層次的學生,其普遍喜愛籃球運動,本身就有良好的投籃能力,在實踐指導中,則可以采用具有啟發性的方式進行指導,激發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把握投籃技巧的重點和關鍵。根據學生的層次差異,給予層次化的指導,可以最大程度給學生創造發展的空間,推動學生取得實際的進步。
四、展開層次化的教學評價考核
除了在教學這個方面實現層次化之外,在評價考核這個方面,同樣需要實現層次化的評價。因為學生接受的教學內容已經體現出了差別,那么如果再使用相同的標準進行評價,顯然就不合理了。因此,就要基于教學目標,構建層次化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展開分層考核。比如在投籃技巧這個方面,常用的考核方式就是直接考察學生的投籃命中數。因此,對于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可以設定這樣的評價指標:對于A層次的學生,20投12中算合格,20投14中算良好,20投16中優秀;對于B層次的學生,20投10中算合格,20投12中算良好,20投14中優秀;對于C層次的學生,20投8中算合格,20投10中算良好,20投12中算優秀。通過這樣的一個層次化評價體系,可以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考核。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基于學生明顯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很有必要。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關注教學內容分層、教學實施分層、教學指導分層以及教學評價分層,從多個方面切入,推動小學體育課堂的層次化構建。
參考文獻:
[1]劉麗梅.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體育分層教學實驗分析[J]. 新課程(小學), 2016(3).
[2]張江雄.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J]. 文理導航, 2017(18):85.
[3]王金玲.讓“分層”更精彩——小學體育分層教學去“負”存“正”[J]. 科學導報, 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