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最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育應該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所謂語文綜合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作為核心的綜合能力,它主要包括語文知識的積累閱讀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以及人文綜合素養等等。本文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理念,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夠給予教師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自主學習
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夠對自己的學習和發展產生積極作用的個人品格和相關能力,而素養更多的在于學生在后天教育中和學習實踐中所培養的能力素質。每一名學生都可以通過個人努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個人自主學習能力,為語文成績提升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怎樣才能在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激發興趣,為自主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位教育名家也曾說到,教師如果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起來,那么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學生也會從學習中獲得樂趣,收獲知識與快樂。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使得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知識的渴求感,從內心深處渴望知識渴望學習,只有這樣他們的學習成績文化素養才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之中,要使得學生能夠自始至終的處于高昂的學習熱情之下,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師要采用多種手段,創設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課文《景陽岡》的時候,我在課件中插入了九八版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一段影片,幫助學生們能夠快速地進入到教學內容之中。在上課開始的時候,我向學生們提出相關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武松打虎嗎?你們知道武松打虎的英勇姿態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武松打虎的精彩過程。然后我向學生們播放了武松打虎影像片段,并向同學們簡要介紹了武松打虎的主要過程及前因后果。在影像播放完畢之后,學生們對于景陽岡打虎的課文內容已經有了整體的把握,進入到良好的學習情境之中,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此外我還用引入圖片的方式展示課文中的形象與意境,例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篇唐詩的時候,我在PPT中插入富含美感的畫面,并配以優美的音樂,使得同學們迅速被幻燈片所吸引,進入到教學情境之中。小學生好奇心強,對于許多事物都會產生強烈的關注,教師可以充分地把握和利用他們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之中設置一定的懸念創設教學情境,使得同學們迅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二、 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新課程標準之中,明確提出了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的尊重和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明確自己作為學生的領路人和引導者的角色,在課堂之中將主角的地位還給學生,進一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他們能夠開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新模式,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的時候,老師根據課文中對于四季不同景色的描寫,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內容,然后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來對這篇文章進行解讀。學生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選擇性更強,有些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探討,有些采用個人自學,相互提問的方法來進行學習,還有些小組邀請教師與他們共同閱讀和探析課文內容。在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學習氛圍非常濃厚,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入。之后再進行課堂反饋的時候,許多同學對于課文中優美的語句進行了朗讀和分析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了深情的描述與解讀。這時我引出下面的教學內容,小興安嶺不僅景色宜人,而且還是資源的寶庫,然后帶領同學們繼續探索小興安嶺中的寶藏。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原本需要口干舌燥講解的課程,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大大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提高教學效果,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法律的方法與閱讀技巧。
三、 解放學生,使得課堂能夠真正地活起來
作為教師,要真正地將自己放置到學生的位置,與他們打成一片,充分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和生活需求,以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能夠真正地活起來。教師要教授的內容不僅限于課本的知識,也要適當的引入課堂之外的教學內容,解放他們的思想,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使得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幫助他們手腦并用,提高綜合素質。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亮點,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充分的激發他們的自我表現欲望,從而進一步提升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將原本沉悶的課堂真正的激活,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索能力和主觀能動性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例如在學習《搭石》這篇課文的時候,我采用了課堂情景表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幾張白紙作為教學道具構建搭石,然后告訴孩子們在搭石之外的區域,可以看作是小溪,然后讓學生們跟著我一起走過搭石。學生們對于這種表演式的教育方法十分感興趣,熱情高昂,很多孩子紛紛舉手,爭取上臺的表演機會。在進行情景再現的教學過程中,一部分同學與我一同完成過搭石的相關動作,大家動作相互協調,使得同學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節奏與韻律。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村民之間的和諧及動作上的默契,體會到過搭石的時候動作的韻律感和整齊度,感受到村民的淳樸民風。這種學習方式生動有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將課堂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使得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
參考文獻:
[1]袁興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2017(42):30.
[2]滿玉廷.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4).
作者簡介:
林明珍,福建省三明市,城關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