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但要求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學科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數學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自然也擔負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弘揚。本文主要講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時代意義和實現兩者有效融合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滲透;傳統文化
素質教育在當下已經得到普遍推廣,無論在哪個階段都強調德育的培養。其中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科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俗語中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些都是素質教育的載體。因此,小學教育工作者要重視數學教學,尋找適合的契機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德育素質。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 有助于培養學生德育品質,提高文化素養
小學生作為我國未來建設的關鍵性人才,對其教育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僅僅掌握文化知識的應用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還需要增強知識素養和文化素養,提高道德品質。在數學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增加數學的“風趣”和感性程度,同時又能夠讓學生們了解數學家的匠人精神,像東漢數學家劉徽撰寫的《九章算術》,又如祖沖之研究的“圓周率—π”等,從中體會古人智慧,感悟古人在研究中刻苦鉆研的精神,從而提升自身精神品質,增強文化底蘊。
(二) 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
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一方面增加了教師教學內容,不再單有純理論的數學知識,還包括數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思維的轉變和課堂氣氛的調節;另一方面促進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師可以借助民間順口溜、民間趣味算題和珠算降低教學難度,增加教學趣味,避免教學方式單一性和枯燥性。
(三) 有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傳統文化作為國家發展的瑰寶,代表著一個國家形成的歷程,對其繼承與發揚是人們比較重視的任務之一。小學是人生起始階段,此階段中的教育是整個教育歷程的基礎,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傳統文化相融合,使傳統文化能夠借助新生力量繼續發展壯大。同時,學生從小在傳統文化熏陶的氛圍中容易逐漸變成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促進文化歷史長河的源遠流長。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具體策略
(一) 從教材出發,挖掘傳統文化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基礎依據,同樣對于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來說,要充分挖掘教材,選取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數學知識點來實現滲透教育。例如在六年級《圖形與變換》總復習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傳統圖案,比如戰國的銅鏡、唐朝陶瓷紋飾、剪紙、臉譜等,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傳統圖案進行資料查找,包括圖案代表的寓意、出處以及與數學之間的聯系,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探討交流,增長見識。這些圖案都具有鮮明的歷史代表性,學生在查找過程中會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二) 運用傳統文化,編造數學題目
數學學習不能僅拘泥于教材,要立足教材進行知識拓展,尤其是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更需要補充一些題目來豐富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厚度。這時教師就可以在問題編撰上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盡量使問題具有一定思想內涵,讓學生在答題過程中通過符號、文字等感受傳統文化的存在,從情感上體驗傳統文化。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設置問題“普通陶瓷燒制時間是8個小時,比高鋁瓷燒制時間少3個小時,高鋁瓷燒制需要多長時間?”題目中涉及傳統文化——陶瓷的制作,感興趣的學生會研究陶瓷發展史以及制作過程,甚至還會去切身體驗。又如在五年級《質數和合數》學習時,其中就涉及“哥德巴赫猜想”,雖然不屬于中國傳統文化,但是在我國也有與之相聯系的數學家“陳景潤”,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陳景潤的數學研究事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知識的力量給人帶來的光輝,樹立為科學獻身的志向,增強民族責任感和認同感。
(三) 豐富課下數學活動,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固然重要,但是課下傳統文化氛圍的營造也不容忽視,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引導學生開展數學活動,從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德育素質。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閱讀數學傳統小故事,了解數學知識的由來;在講授知識前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PK;又或者將課后作業以書面的形式轉變為聽取小品或搜集民間數學順口溜。這些實物中都滲透著傳統的數學文化,此種活動不但能夠拓寬小學生知識層面,還有助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在數學上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文化氛圍。
三、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具有一定時代意義,既培養了小學生的文化素養,也使我國優秀文化得到傳承。因此,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從教材出發,挖掘傳統文化;同時又借助傳統文化拓展教學內容;豐富課外數學活動,全方位營造傳統文化氛圍,從而加大滲透力度,保證小學數學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做到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元暉.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46,50.
[2]周建平.如何在小學數學中滲透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J].好家長,2017(64):173.
作者簡介:
郝杰,河北省邯鄲市,邯鄲市邯山區農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