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卜尹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校的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初中數學教學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科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復雜,加上初中生受年齡限制,學生之間也有差異,如果對每一位學生采取相同的教育措施,用統一的標準評價學習質量,學生之間的差距將越來越大。鑒于此,將從差異教育理念出發,在分析差異教育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運用差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質量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差異教育;應用策略
一、差異教育概述
1.差異教育的概念
差異教育指的是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情況上的差異對學生開展階梯式分層教學。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教學時會對學生進行分層,然后結合學生的基本信息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會有所不同,從而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知識。該教學方法體現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作用是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未來的學習目標甚至人生目標。這樣對于學習差的學生來說可以從提高基礎知識開始,而對于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好的學生來說,會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2.差異教育的意義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階梯式教學,因為該方法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的是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所以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差異教學法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現代教育的理念核心,一方面可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也充分尊重了學生,改變了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能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差異教學的策略
1.對學生進行分層,實施階梯化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教學,首先是在教學設計中對學生進行分層,也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再開展具體的差異化教學,必須體現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比如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代表數學成績和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第二個層次代表能夠基本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同時可以完成一部分獨立學習任務的學生,但是他們還需要得到教師的指導。第三個層次指的是一些優等生,這部分學生不但數學成績優異,而且能夠完全獨立地完成數學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強,且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索研究的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會更加注重對第一個層次學生的指導,為了避免這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需要及時讓他們了解到差異化教學的意義,鼓勵他們先進行基礎知識學習。當然學生的分層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還需要結合不同時期學生的學習情況變化來調整分組。
2.制定差異化目標,拓展數學教學
教師在制定數學教學目標時必須根據不同小組學生的特點,尤其是個體之間的差異,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數學的情況,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從數學基礎知識和學生認知發展等角度層層推進。比如對于學習能力好的學生,教師不需要在基礎知識教學上花太多功夫,而應該引導他們自主學習,鼓勵他們學會舉一反三。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應加深他們對于數學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而對于學習能力和成績均差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幫助他們掌握基礎數學知識,熟悉基本數學公式。此外,教師所制定的階梯化教學目的應該對數學教材進行一定的拓展延伸,使數學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有效結合起來,實現教學的深化。
3.關注學生成長,提高每一位學生學習能力
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的差異,在全面考慮學生整體情況的基礎上,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雖然在一個班級中一般是中等生比重最大,然后是優等生和困難生分別占據兩頭,但是教師卻需要全面照顧所有學生,讓困難生逐漸掌握基礎知識并朝著中等生發展。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數學公式時要靈活,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使每一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有效完成差異化教學。這種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差異分層的辦法,可以有效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去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標,有了目標自然能獲得理想的發展。
4.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采取差異教學的一個缺點是,由于教師會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成績來對學生進行分組,所以對于那些學困生來說,他們可能會產生不良的情緒,有時甚至會對他們造成一定打擊,使他們逃避學習,逃避課堂。所以為了避免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教師尤其要關注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對于這些學困生,教師應當給予一定的指導和鼓勵,當他們取得微小的進步時也要給予相應的鼓勵,不能忽視學生的情緒。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的要求一般要有所提高。如果一名學生在某個時期突然學習成績下降,這時教師一定要從多方面尋找原因。比如可以單方面找該名學生聊天,聊聊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小事,從中發現該學生在該段時期的心理狀況,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幫助該學生,使學生重新點燃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數學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合理運用差異教育的理念,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并制定不同層次對應的教學目標和相應內容。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然后隨時調整策略,最后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標準,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孫厚俠.如何體現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差異性[J].讀與寫,2015(11):107.
[2]于曉靜,郭學軍.基于學生差異的初中數學分層分類指導的實踐探索[J].課程教學研究,2016(11):83-89.
[3]管彥民,張世相.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2):54-5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