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好春
摘 要: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實際需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設計精彩的導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把他們帶到一個音樂的學習狀態,讓他們真正變被接受為探索式的自我學習和積累,強化他們學習音樂的欲求和渴望。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境教學;課堂有效性;策略
音樂在學生的學習及成長中呈現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實際需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創設適當情境,設計精彩的導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把他們帶到一個音樂的學習狀態,讓他們真正變被接受為探索式的自我學習和積累,強化他們學習音樂的欲求和渴望,使他們得到全面發展。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就創設情境教學,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性的方法,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學生一切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提升,興趣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想體現核心素養的教學價值,首先老師就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音樂的需要,為學生創設濃烈的音樂情境,讓情境把一些比較抽象的音樂知識形象化,增強學生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學習。情境的創設有很多介入點,比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游戲情境、故事情境等,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探索、深入學習,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如故事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穿插一些音樂家或者歌曲主人公有趣生動的故事,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又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開拓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想象空間,還能使音樂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靈活有趣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盡管老師在課前的備課中預設到很多問題,創設了很好的情境,選擇了恰當的方法,但是在千變萬化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都活潑、好動,其思想活躍,好奇心強,課堂上出現突發狀況的可能性還是更大。因此,作為小學音樂老師,我們要善于根據課堂情況在情境教學中靈活改變教學方法,自如地駕馭課堂,努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運用巧妙的方法淡化教學難點,增強學生理解,使學生從心底愛上學習,愛上音樂,激起其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比如,我們在情境創設中可以運用實物、教材插圖、相關圖片、背景資料等,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發展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當然,老師還要在教學中關注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并在教學中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靈活點撥、啟發、引導,激起學生的學習沖勁,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快樂學習,獲得知識,使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從而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學習氛圍積極,教學效率不斷提升,實現高效教學。
三、搭建表演平臺,促進合作交流
小學音樂老師應想方設法,積極地給每個學生搭建能夠充分展示他們音樂天賦的平臺,讓學生在預設的情境中學習提高,在學習中自由綻放,使學生的藝術修養得到提高。如筆者在增強學生的口風琴演奏功底方面,當學生基本會吹一首新樂曲后,通過旋律接龍賽,也就是小組內接龍每人演奏四小節旋律,評比出演奏較佳的小組,這樣的活動每月開展一次,演奏形式可以是獨奏、齊奏、合奏、還可以是“快樂雙人組”“美妙三人組”“迷你小樂隊”或者是“創意表演奏”,老師有一個愛心,有一顆讓孩子充分擁抱藝術的職業心,就會讓孩子體驗合作共奏的學習氛圍,感受演奏口風琴的樂趣。課后筆者還讓學生自己找一些喜歡的動漫樂曲,自己在課下進行自學,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指導點撥。音樂老師的鼓勵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走到臺上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現的平臺中收獲知識,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我利用每節笛子課的課前五分鐘,讓學生上臺展示表演,學期末評選出“表演小明星”,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與其他人之間的差距,從而更努力地練習笛子的吹奏。通過不斷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笛子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吹奏能力。老師也可以在學生呈現音樂的同時,發現學生對音樂掌握的不足,有針對性地提出糾正,促進他們提高。當然,在呈現環節,老師不但是情境的創設者,還是參與者,演唱學生感興趣的、耳熟能詳的歌曲,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從而保證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發展。
總之,小學音樂老師如果真想要實現自己課堂的有效性,那么,就要在備課中創設適當的情境,在課堂上傳授一些打開學生積極自主性的學習模式,培養他們自主學習音樂的意識和積極性,促進他們的德智體音美全面發展。另外,一名優秀的音樂老師還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采用自己適合的學習音樂的方法,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獲,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 杜元元